30/12/2022
話說中國來年大勢
2022年對整個世界而言,都是困難的一年,但我們跌跌撞撞便度過了。展望明年,中國仍要面對幾個重要挑戰,但破局力量逐漸形成,國運會又再騰飛。
最大的即時困擾依然是疫情。歷史上,瘟疫與戰爭一向是威脅著人類生存的兩大要素,若是等閒視之,只會自招災禍。以現時形勢看來,中國苦扛了3年,終於等到病毒殺傷力大幅減弱,可以開放。不過,以香港的數據作參考,中招後的平均病死率仍遠不是我們所企盼的0.1%,即流感病死率,而是0.2%以上,在天氣寒冷時尤為高企。我們屈指一算,便可知將要付出多少代價。此病毒傳染力驚人,看看身邊朋友,「楊過」、「楊康」、「王重陽」、「陽頂天」之多,便知防不勝防,擋無可擋,我雖打了5針,也只能「久陰真驚」,不敢做「五散人」周圍癲。也許不久的將來,中國感染人數會多達10億,若是內地致死率與香港今天的相若(已遠低於年初之時),那麼死亡人數便是200萬了。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以人口比例而論,中國的200萬已勝於美國的100多萬。中國的組織力厲害,應尚有能力將死亡人數壓至100萬或甚至50萬以下,若能如此,已等於救回了幾百萬條性命,情勢使然,要接受現實。但此種態勢,對來年第一季的經濟,終會有所拖累。明年本是經濟可以發力之年,應有7%至8%的增長,但起步維艱,最終全年或只有6%左右的增長。
對台灣做兩手準備
戰爭風險仍存在。俄烏戰爭尚看不到盡頭,雙方都在拖下去。歐洲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歐盟雖愚蠢,使自己陷入泥沼,脫身不得,但其衰退對中國經濟也不是好事。中國主張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互相貿易,一起賺錢,但西方世界不懂此智慧,我們只能無奈。
更直接的戰爭風險是台灣。雖說時間在中國一方,甚麼時候解放台灣的決定權,北京要拿在手中,但美國並非無法搶奪主動權。美國早已明白軍事上及外交上阻不了中國統一的進程,所以已經變招。現時的策略是掏空台灣,例如把台積電的人才挖走,又在那裏盡可能埋下動亂的種子,增加北京將來在台管治的困難,至於台灣人民的福祉,並非美國需要考慮。若美國認為時機對其有利,可以挑明美國在台早已派駐的軍事人員,也可容許台當局宣布獨立,那麼戰事便難免,而時間選擇權在美一方。對美而言,這非上策,但也是可行之策,所以中國一方面要爭取和平統一的機會,一方面亦要準備隨時打仗。
戰爭以外,美國要遏制中國發展的圖謀雖一直起不了多大作用,但美國仍會變本加厲下去。王毅向布林肯說,美國不能一邊談合作,一邊捅刀子,是說中美國戰略的核心。有一個超級大國不斷找中國麻煩,總會耗掉部分中國經濟增長動力。
經濟增長的動力有兩大類,一是無可避免的商業周期帶來的起伏,上文所說的全都是可帶來衰退的負面因素。但除了商業周期本身也有復甦期,自動走出衰退外,中國還另有重要的長期而且強勁的增長動能,其中我最感樂觀的是中國人民的幹勁與企業精神隨處可見,有點像而且超越70、80年代的香港。正因為有拼勁,中國擁有的正面因素也能更突顯。
中國對外恢復通關是重要的一步。或許在開始階段,中國的企業家仍要修補或重建對外的商貿關係,但當今世界太需要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中國的貿易額總會持續向上。
科研投資正在收成
中國近20多年來加大了科研及教育的投資,現在已在收成。中國每年理工科的畢業生,多於歐美的總和,量變到質變,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日新月異,非是無因。美國在芯片等領域上卡中國脖子,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商業利益,但只可能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拖慢一會,改變不了方向,反而刺激中國更加把力建設一個更牢固的創新科技體制。科技成果除了有助國防力量外,對經濟也大有助力,拼多多、抖音等程式在國外大受追捧,正反映中國的企業家有能力把科技商業化。
在外交上,近月中國屢有突破,與東盟關係進一步發展,打通中亞地區,與中東產油國的互動,使人民幣有可能成為石油的交易貨幣,就算是歐盟,也不敢不倚靠中國的市場與資金。這些成就等於替中國經濟打通任督二脈,中國發展的功力自會不斷增長,前途不可限量。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國的發展策略與西方確有大不同。中國以建設生產為核心,一帶一路也是以建設為主。但美國用的方法卻是製造破壞,發動政治力量推翻別國政權,或乾脆軍事入侵。哪一個國家選擇了與中國合作發展,被美國策動政變的風險便增加。從前美國也不是都這樣,二次大戰後她也對一些國家提供過援助,但近年她用炮彈與顏色革命用得熟練。美西國家本有宗教文化,其中教化萬民的思想退化為強迫世界屈從,對人類的愛心也湮沒在戰爭的聲音中,悲乎!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