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3/06/2024

披著狼皮的羊席捲歐洲?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范強

    范強

    范強,資深新聞工作者。90年代任駐英國記者,專職採訪香港政權交接新聞。回港後長年從事國際、兩岸新聞的報道和時事分析。

    政經范局

  在俄烏戰爭背景下的歐洲議會選舉,是一場充滿疑問而又欠缺答案的選舉。首先說極右翼問題。自從選舉決出結果後,美國媒體鋪天蓋地玩「狼來了」戲碼,警告歐洲倒向「極右翼」,彷彿歐洲正在重回1930年代。那麼問題一,難道今天的美國是左派國家不成?問題二,難道這些所謂的「極右黨」不是歐洲民眾選出來的嗎?

 

匈牙利民眾在歐洲議會選舉期間高舉國旗(美聯社)

 

  我再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這輪「狼來了」報道的荒謬之處:一、以當前的世界局勢來講,如果一個國家機器推行種族隔離政策,並且無差別對異族難民營發動軍事滅絕,算是極右翼了吧?但如我們細看當前美媒的措詞,很少會看到內塔尼亞胡被冠以「極右」,而巴人「難民營」(refugee camp)卻被淡化成了「營地」(camp)

 

  二、以歐洲內部來說,烏克蘭亞速營,擺明車馬的新納粹組織,應該算是極右翼了吧?在2014年廣場革命後武力鎮壓親俄派,火燒敖德薩工會大樓,行刑式處決俄裔異見者,也沒引來甚麼大驚小怪啊?那時俄羅斯尚未出兵烏東,而亞速營卻獲得外國援助。是否可以說,「極右翼」雖然是歐洲的洪水猛獸,但只要仇俄就沒問題?

 

  三、雖然龍門可以任搬,但總要畫個新地圖吧?前幾年英國脫歐,保守黨人天天喊著要從布魯塞爾手中奪回主權,但約翰遜、卓慧思並沒有被斥為擾亂歐洲的「極右分子」,而保守黨那怕是成功令英國脫歐,也只是「溫和右派」。再說,如果本周贏得歐洲議會選舉的那些政黨是「極右」,請問在歐洲政治版圖上,哪些是「極左」?

 

「極右翼」三大共同點

 

瑪琳勒龐在投票後離開票站(美聯社)

 

  又或者,假如這些政黨在難民潮湧入期間,因為喊過類似脫歐的口號,就被定性為「極右」的話,那麼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例如烏克蘭,是否就可以定性為「極左」?這裏繞出了一個怪圈,因為如前所述,烏克蘭恰恰就是公開擁有新納粹軍隊的國家。

 

  事實上,當歐洲議會選舉結束後,社交網絡上的英文媒體鼓吹「狼來了」之時,我看到的,卻是一群披著狼皮的羊,正在瑟瑟發抖之中,要求奪回歐洲主權。而這些披著狼皮的羊,是歐洲民眾選出來的,那麼民意還要不要?

 

  從法國到匈牙利,被扣上「極右」帽子的政黨,不外乎有以下三大共同點:一、不同意歐盟權力過大,要求維護成員國主權;二、要求加緊邊境管制,堵截中東北非難民經地中海湧入歐洲;三、反對北約擴張,要求俄烏儘快展開和談。

 

  先看第一點,以法國為例,如果瑪琳勒龐要求維護國家主權就是極右翼,那麼戴高樂將軍是嗎?瑪琳勒龐的問題明眼人不說都知道,她主張與俄羅斯和解,而更為刺激某些人血壓上升的是,她還主張法國退出北約。

 

  再看第二點,中東北非亂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和以色列,而不是歐洲造成,歐洲國家根本承受不了長驅直入的難民潮。加強邊境管制又不是種族滅絕,如何界定這是「極右」?第三點就更是奇哉怪也,且看新舊納粹和法西斯,天底下那有主張反戰與和平的「極右翼」?

 

馮德萊恩擾亂朝綱

 

馮德萊恩被視為溫和右翼(美聯社)

 

  於是在今天的歐洲,維護主權、阻止非法移民湧入、反戰促和居然構成了「極右翼」的三大基本條件。反過來說,貴為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又譯歐盟執委會)主席的馮德萊恩,支持以色列進攻加沙,支持北約東擴,甚至染指亞洲,支持俄烏戰爭打至最後一名烏克蘭人,而她居然是「溫和右派」。

 

  自從所謂「極右翼」在歐洲變天後,美媒立即為馮德萊恩護航,認為她就像俄烏戰爭中的基輔一樣穩操勝劵,原因在於其溫和立場可望爭取到歐洲左派的支持。這真是,歐洲文明要退化到甚麼程度,才熬得出這麼白痴的一鑊粥!這等同於說,儘管歐洲民眾已經用選票對馮德萊恩「說不」,她卻可以透過在歐盟內部拉幫結黨,來維繫自己的歐委會主席地位。

 

  這又扯出了今次選舉涉及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馮德萊恩的擾亂朝綱。歐盟成立的「初心」在於推動歐洲復興,避免因自相殘殺而再次削弱歐洲的地位,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了統一市場、統一外交政策和相應的歐洲法庭體系等。但究其本質,歐盟並不是一個主權國家。

 

  至少是在目前,還沒有哪個成員國主張放棄自身行政立法權,臣服於「歐盟國」之下。而馮德萊恩的問題正在於此,她任內的表現,猶如一位凌駕於成員國權力之上的「歐洲決策者」。這個現象於是變得很怪誕 --- 歐委會主席是由歐洲議會選舉產生,負責執行歐洲議會及其上游政治實體「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的政策。

 

  也就是說,歐委會的權力理應受到民選「歐洲議會」和成員國推選的「理事會」雙重制約。但馮德萊恩似乎正在繞過歐盟的原有權力結構,把歐委會主席升級為凌駕於一切的歐盟最高政治決策者。以俄烏戰爭為例,照道理只有各成員國達成一致立場,才輪到歐委會執行統一外交政策。可是現在反過來,馮德萊恩不僅積極推動俄烏戰事,而且威脅匈牙利等國,如在抗俄問題上不聽話,就面臨歐盟的經濟制裁。

 

  再看以巴衝突,歐洲議會一片聲討以色列的聲音,但馮德萊恩卻旗幟鮮明支持美以立場。最新的事例是,歐委會配合美國推出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高關稅政策,但德國、匈牙利並不同意。於是問題又來了,哪條歐盟法例給予了歐委會主席凌駕於歐盟其他機構和成員國之上的權力?這次歐洲議會的投票結果,正正說明各國民眾對馮氏及其背後的力量產生了警惕 --- 歐盟的政治程序出現了灰色地帶,馮德萊恩正在越權,且並不服務於成員國的利益。

 

馬克龍難敵浪淘沙?

 

馬克龍上月在比利牛斯山區款待到訪的習近平伉儷(資料圖片)

 

  接下來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如果馮德萊恩及其背後勢力,正在打亂歐盟的即定民主決策程序,那麼原來的歐盟雙馬車 -- 德法兩國會如何反應?這當然不能指望德國 -- 無論是北溪管道被炸,還是交通燈內閣失靈,總理肖爾茨都一如駝烏般埋進沙裏。現在朝野都在等待他把頭拔出來,以便宣布提前大選,甚至高呼默克爾回來吧。

 

  法國的壓軸大戲才是真的扣人心絃 -- 法國現代小拿破崙、戴高樂將軍的仰視者馬克龍,葫蘆裏在賣甚麼藥?雖然他領導的執政復興黨在歐洲議會慘敗,但這首先是預期中的事,而且並不影響執政黨在國內的運作。怎料馬克龍卻在選舉決出結果當晚,就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大選。

 

  最為簡單的解釋,就是馬克龍少年得志卻難敵浪淘沙,一氣之下鋌而走險。這固然是有可能的,但回顧他近期的表現,卻又不像:首先,他在美國對烏克蘭援助陷入樽頸時,突然高調介入俄烏戰事,甚至表明不惜直接參戰。

 

   就在上月初,馬克龍和夫人還在他位於比利牛斯山的農舍,私人款待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伉儷。由於這是私人活動,連馮德萊恩都被排除在外,雙方談及哪些內容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就俄烏戰爭下的歐洲和平及復興前景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如果馬克龍居然因為一場歐洲議會選舉而放棄成為現代拿破崙的政治理想,那麼只能請上帝保佑法蘭西。但假如法國政治核心已經就歐洲未來擬定了一套計劃呢?請注意,馬克龍在聲言要介入烏克蘭戰場時,打的是法國的旗號,而不是北約,甚至不是歐盟。是否可以說,美國在俄烏戰爭中後續乏力,正在為法國建立其主導的歐洲軍創造契機?

 

  另一方面,瑪琳勒龐素來支持與俄羅斯和解,如果該黨贏得國會選舉並組閣,實際上有利於法國參與俄烏停戰調解。由於法國實行總統制,屆時馬克龍可以繼續推動歐洲軍計劃,說不定將來某個時機可以促成法國領導的歐洲維和部隊進入烏西,而瑪琳勒龐則拉住俄烏局勢不至失控。

 

  馬克龍算不上左派,和瑪琳勒龐又都不樂見北約坐大,雙方並非完全沒有合作的可能。因此,馬克龍和瑪琳勒龐也許只是在唱雙簧?甚至馬克龍只是和普京唱雙簧?如果這是真的,歐洲的未來就比拍電影還要精彩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職場新常態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