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7/10/2020

中美角力 匯豐已歸邊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止凡

    止凡

    草根出身,普通打工仔,並非金融財經界人士,閒時在個人網誌分享有關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相關知識,不談投資貼士,不追逐市場,網誌瀏覽量數以百萬計。曾舉辦投資工作坊,接受多個媒體邀請作訪問、講座等,現為財經雜誌專欄作家,曾出版多本財經著作。

    財識兼收

    本欄逢周一更新

Photo: 資料圖片

  早前拍片談及小弟觀察到匯豐(00005)已歸邊,討論的角度包括為何覺得匯豐已歸邊?歸了哪一邊?這決定是否合理?到今天為止是否有成效?這裏也分享一下。

 

 

1)為何覺得匯豐已歸邊?歸了哪一邊? 

 

  綜觀近期多則新聞,細心留意可以發現,匯豐回應中國的態度與速度,對比回應美國來說,都顯得比較積極。例如當它被中國批評沒有支持國安法、構陷孟晚舟案等,匯豐都立即出聲明回應。相反,當被美國指責協助中共實施國安法、打擊香港民主人士、未有跟隨美國制裁令等,匯豐則從未作出回應。感覺上,匯豐比較著意與中國的關係。

 

  與此同時,亦有報導指匯豐正在洽談售出法國業務(未知有否正在出售其他歐美業務),似乎決定了放棄西方市場。影片發出後更有報導指匯豐主席杜嘉祺參加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時,表示期待在上海以及更廣泛的中國市場進一步拓展業務,並探索新的投資機會。似乎匯豐於中國與西方市場之間,已經選好了中國這一邊。

 

2)這決定是否合理?

 

  近月一向有意見認為匯豐在這個國際舞台上沒有靠邊站的話,只會左右不是人,前路相當難走。所以歸邊是合理的。或許,要應對這個處境,除歸邊外,有人會認為匯豐可以分拆出兩間或多間不同地區的銀行出來。這一點我有保留,始終匯豐優勝之處在於其國際網絡,若被拆骨,結果未必理想。

 

  從盈利角度看,過去匯豐盈利主要來自中國與香港地區,歐美等西方業務不時虧損。若只能二選其一,在商言商,走向盈利較高的一邊也情有可願。

 

  相信匯豐內部也常做風險評估,無論靠哪一邊,也會得罪另一邊,最壞情況會如何呢?若得罪美國的話,拿2012年匯豐洗黑錢指控來參考,最後向美國司法部支付19.2億美元和解罰款,雖然不輕,但也算能管控。然而,若得罪了中國,相比之下,後果較難掌握,隨時失去整個中國與香港市場,數以萬億計的貸款可能變成壞帳。

 

3)到今天為止是否有成效? 

 

  歸邊後,看看近期發生的事情檢討成效。首先,9月時有傳匯豐有機會被納入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不可靠實體清單》,若成事實,將會對其內地業務產生不少限制。另外又有報道指中國發美元債,總共有13間承銷商,但匯豐竟不在列,這是三年來首次。還有,螞蟻金服計劃上市,將是歷史最大型IPO,有傳整個上市承銷團隊共有10間以上的投行參與,當中亦沒有匯豐影蹤。

 

  看來匯豐的歸邊取態,暫時中國仍不太受落,於各方面把匯豐排拒在外。作為很多香港散戶的愛股,真心希望匯豐將來會更好,可惜到今天看來,路還是艱難,希望雙獅開封了會好運來吧。

 

  相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anqqn7TyQ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5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Sabestian發表於 2020-10-28 01:49 PM
  • #6
  • 當然不是抹黑,君不見鬧習國王的新衣的人,又被打壓了!

  • 引用 #4 WinterS 發表於 2020-10-28 10:54 AM

    歸邊?當然不是!中國小氣,唔幫它就是敵人!歐美連總統都可以罵,你學唔到人了!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矣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20-10-28 01:09 PM
  • #5
  • 多謝分享,资料詳盡。
    唔会像老妖婦Amina一味只会抹黑!

  • 引用 #3 無住 發表於 2020-10-28 04:33 AM

    又是天馬行空… 滙豐當年在香港開舖,但是在上海起家,上海解放時銀行撒退,但其上海銀行牌照沒有注銷,每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interS發表於 2020-10-28 10:54 AM
  • #4
  • 歸邊?當然不是!中國小氣,唔幫它就是敵人!歐美連總統都可以罵,你學唔到人了!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無住發表於 2020-10-28 04:33 AM via app
  • #3
  • 又是天馬行空…

    滙豐當年在香港開舖,但是在上海起家,上海解放時銀行撒退,但其上海銀行牌照沒有注銷,每年牌費照交,名義上仍在運作。所以與其它三家同樣情况的外資銀行,麥加利(渣打),東亞,華僑在中國改革開放時,就可馬上恢復营運,不用申领新銀行牌照。

    大約在92~93年左右,時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還未成形,上海市政府計劃重新打造外灘CBD, 主動接觸香港滙豐,表示願意出售外灘舊滙豐大樓給他們,開價一億美金,但以當時上海辦公樓價計,實屬天價!滙豐董事局考慮此事時,因舊建築物空間設計已不合現代辦公需求,中國金融業尚未對外開放(其實至今仍未全面開放),叫價過高…,單為政治示好做此買賣,成本太大,最後此事不了了之。

    假若當時把上海舊滙豐大樓收購,如今滙豐有意再遷册,就可從政治上考慮,更進取地把總部作為 figurehead, 直接遷册到上海舊大樓,作一次大胆華麗轉身,成為 “中国人的汇丰银行”,那時就有可能再次創出個未來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無住發表於 2020-10-28 03:05 AM via app
  • #2
  • 歸邊也難…
    滙豐在93年正式遷册至英國後,就已注定有今天這局面,但在當時人心惶惶,前途未卜,對共産黨如何共産,更是見過鬼怕黑,作此安排,亦可理解。
    滙豐遷册後,最大問題出在想成為國際跨國大銀行。
    在香港時習慣做一哥,有齊天時,地利,人和,賺錢如“老奉”,以為外邊世界賺錢也如香港般探囊取物。但不知道是管理層志大才疏,還是運氣不好,結果在歐美非洲各地投资買乜輸乜,有如肥豬走入森林,至今仍是靠香港,一人賺錢養全家。
    而遷册倫敦後,在英國眼中不被視為嫡系,中資更是銀行大股東,外邊有事時英政府不會替它强出頭。美國政府卻把它作為提款機,每次金融危機等錢使,就去滙豐“襟機”。在中國政府數次招手回遷香港卻不為所動後,更被視為是食碗面反碗底的異族。攪到最後成為銀行業中的國際孤兒。
    一切皆是命…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