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10:00:51
第二階段培訓工作坊(一) 為同學解難 提升原型設計方案
年初的疫情令全球生活放緩,令大家不得不重新思考各自的生活習慣和模式。經過半年,不同年級的同學逐漸復課,社創社區4.0的決賽名單已有結果,來到最後衝刺,第二階培訓工作坊也得重新起動。疫情下準備比賽,看看入選決賽的組別遇上甚麼挑戰,以及透過參加培訓工作坊有甚麼得著。
社創社區4.0於五月底及六月初,舉辦了幾場不同類型的培訓工作坊,如原型設計、編碼應用、Arduino電路版設計運作等,還有理工專科大學生作導師,詳聽每組同學的方案,提供指導和意見,同學們可因應自己組的設計方案參加相關培訓工作坊。
參與過後,不少同學均表示,第二階段培訓工作坊對其解難設計方案有幫助。畢竟大家在疫情,外出資料搜集的機會大幅減少。
疫情下進度受影響 導師提供寶貴意見
(左至右順序)德望中學組員,葉剴晴、林愛純、吳珈璉及宋珈盈
德望中學的四位同學,她們選以活化九龍城區的公共空間作為參賽題目,針對九龍城公共空間和場地缺乏的問題,以創造公共活動空間和利用AR(擴增實境)製作展覽區為方案。她們會利用當區相對較大但不足以成為公園的地方,用3D打印組件技術製作可移動的立方體,製作半開放空間,拼砌出休閒生活或學習的主題,配合不同市民的需要,以解決公共空間不足的問題。「內裡設施根據街坊需要而投票,可定期更換,符合大家的需要。」至於AR製作展覽,吳同學解釋到:「當區沒有展覽場地,卻留意到社區內有些『死路位』、隧道等,以AR投射展覽品到街坊常經過的地方,希望將藝術帶入社區,亦可一同學習。我們也設有AR應用程式,當居民想分享一些藝術品,可上載到應用程式內和大家分享。」
同學努力完善原型設計
她們組別一共參加兩部份的培訓,第一部份為Arduino電路板設計運作,學習編寫長短編碼控制LED燈的閃爍,第二部份是與理大學生面見,大學生當她們的導師。培訓過程中,她們需要介紹自己的原型設計構思,導師則會即時提供意見和不同的改善方案。吳同學表示,她們一直著重理想中的效果,3D打印組件只重外觀是否好看,卻忽略生活中的實行效果。接受了設計諮詢後,獲得好多意見。葉同學認為,是次工作坊最有用是設計諮詢和建議,「導師本身對我們的原型設計方案只有基本的概念,但他們詳細聽我們講解後, 便指出一些我們本身也未必察覺到的問題,例如設計方案在實際上如何應用在九龍城區。當中的困難或技術上問題,他們都可以提供實用的意見,讓我們可以針對性改善設計。」
除了原型方法,也要做好報告介紹
工作坊過後,她們根據導師提出的意見,改善原型設計,「我們之前一直嘗試做3D打印組件卻不成功,導師提醒,版與版之間要預留1毫米才會成型。我們再嘗試製作,果然順利很多呢!真的感謝導師的意見。」吳同學補充。
培訓改善團隊合作及溝通技能
(左至右順序)聖嘉勒女書院組員,Lorraine、Wincy、Jane、Agnes
聖嘉勒女書院同學則參加了編碼的培訓工作坊,和面見理大學生導師,請教她們關於設計及原型製作的意見。四位中二同學選了九龍城區非法棄置垃圾的問題作為題目,設計構思是製作智能垃圾桶,智能垃圾桶可以處理數據、有感應器,特色是由上邊揭蓋式,希望能代替街上現有的垃圾桶。沈同學表示,「參加培訓工作坊後,得到導師的意見,發現我們想得不夠仔細,構思上也加入過多東西,建議要重新思考當區街坊的實際需要再加以修正。」
組員嘗試製作原型中
周同學也分享道,透過參加不同培訓工作坊,現在小組的原型製作的技巧有改善,團隊合作也進步了很多,「還有以前面對不認識的人不太會溝通,會害羞,現在與人溝通上也大膽了。理大學生導師給予的意見很好,讓我們整個設計調整不少,學會多角度思考。」問及對培訓工作坊有何意見,她們表示,若見面促導能有多幾次,便可在下一次見面之前有時間調整和改善設計,亦有更多交流呢。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