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2016
何謂珍品?
最近香港佳士得拍賣日本藏家臨宇山人的一只估值4,000- 5,000萬的南宋哥窰葵口盤,最終竟然流拍,弄到一地眼鏡碎!
這次出人意表的流拍,藏家臨宇山人固然非常失望,花生友如我亦百思不得其解。
此盤有收藏來源,曾經多次展出和著錄,品相佳,器型秀美,開門,是拍賣市場難得一見的哥窰器珍品,估價亦非常合理。
兩個月前,另外一只南宋哥窰小杯於香港蘇富比卻以9,680,000港元拍出,拍賣目錄說小杯是仇炎之的舊藏,仇炎之即是香港蘇富比高管仇國仕之爺爺。
小杯曾有一次著錄,亦於1980年拍過一次,但拍出與否卻不得而知。
我認為小杯的釉太新,釉面沒有造出「金絲鐵線」的效果,器型笨拙,充其量只是明、清時代的仿哥窰器,能拍出9,680,000港元的高價,靠的是「仇炎之舊藏」這個名氣和蘇富比這個國際品牌,與南宋哥窰葵口盤相比較,任何一方面都不何同日而語。
有行家說哥窰器雖然是宋代五大名窰之一,與汝、官、鈞、定齊名,但正確窰址一直未被發現,又有弟窰器夾雜其中,那些是哥窰器,那些是弟窰器,一直混淆不清,莫衷一是,又與龍泉窰器相似,實不能與汝窰器和官窰器相提並論,更何況拍賣行長久以來將哥窰器的製造年代定為南宋,卻沒有提出實質證據證明此說,當然就影響拍賣行情。
行家的說法不無道理,哥窰器的拍賣行情不能與汝窰器和官窰器的拍賣行情並駕齊驅,我看主要還是因為它的釉色灰灰黃黃,沒有汝窰器和官窰器天青釉色那麼討人喜愛;其次是因為哥窰器明、清時代的仿品太多,斷代不易;再其次是哥窰的窰址未被發現,沒有窰址出土的殘片讓存世哥窰器相對照,從而確定真假和製造年代。
宋代汝窰器和官窰器真是真,假是假,鑑定真假的難度不大,就算是龍泉仿官,亦是不難分辨。
哥窰器卻不是那麽容易,香港蘇富比將哥窰小杯定為南宋,我只能提出質疑,從釉光、造型、護胎釉、胎的顏色和沒有「金絲鐵線」這種哥窰器特徴,判斷它是後仿,香港蘇富比不能提出證據證明我錯,我也不能提出證據證明自己一定對。基於此,拍賣行以後仿哥窰器渾水摸魚因此往往得手。其實,哥窰器是南宋還是元代製造,歷來都有不同說法。
一件謂之珍品的瓷器的先決條件是開門、無瑕、稀少、秀美。開門、無瑕、稀少容易明白,開門即是看一眼便知是真品,無瑕即是完美;稀少即是存世品不多,最好是海內外孤品。
有一些新進宋瓷收藏家用十倍放大鏡還不夠,要用到五十倍放大鏡看真假。看瓷器不是看鑽石,判斷一件瓷器是真是假靠的是眼光、經驗,放大鏡是輔助工具,只應用來看崩、裂、爛和修補。
十多年前一位老外玉器收藏家是中環名醫,有一次他邀請我到他家裏吃晚飯,飯後他叫我入書房,將他的古代玉器逐一放在電子顯微鏡下,放大幾百倍讓我觀看,跟我說他的藏品全部有切割、打磨、泥土的痕跡,不可能不是真品,我不禁啞然失笑,贋品不也是同一個樣子?
何謂秀美?秀美是一個概念,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話雖如此,還是可以略加說明:第一,釉要均勻、光潤,不能時厚時薄、黯淡無光;第二,器型上下比例要適中,上重下輕固然不好,下身太臃腫亦難看;第三,整體線條簡單、明快。
宋代瓷器以釉色、釉光、線條簡約見稱,不以繁複的裝飾工藝取悅於人,不論是官、哥、鈞、汝、定五大名窰,還是其他民窰器如龍泉、青白、耀州、吉州、磁州、建窰、越窰也有珍品,但因為存世品比較多,市場價格與數量稀少的汝窰器(現存少於一百件)、官窰器和哥窰器相差甚遠。定窰器和鈞窰器存世品亦非常多,因此市場價格未能攀上高峯。
宋代幾乎每一個窰口都有珍品,並不局限於五大名窰,磁州窰的剔花工藝,青白瓷、耀州瓷、越窰瓷器的刻花和印花工藝,吉州窰的畫花和貼花工藝,建窰的兔毫釉等等都各俱特色,新進的宋瓷收藏家宜追求每一個窰口的珍品,不應以收藏真品為滿足。
以上收藏的準則,放諸其他文物也適用,換言之,貴精不貴多是建立一個好收藏的不二法門。
後記
行上傳言有藏家出價一億洽購南宋哥窰葵口盤,貨主卻不願賣,還價兩億,不知是真是假?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