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2016
內銀升勢背後原因
由於既要改革,又要經濟保底,政策性的自相矛盾,導致內地政策的可預示及可閱讀性相對更難以揣測,但至少打從《權威人士論經濟》一文刊出後,經濟師已一改以前的老習慣,即在評論每個數據時慣性對減息及降準作出預測的條件反射式現象,今天已不復見。
近日,領導人及重量級智囊相繼到地方調研,按慣例似乎既要準備北載河會議、及為政治局年中的經濟形勢評估做定準備。當局會否因應外圍不穩,按捺不住再搞強刺激政策,不得而知,但有一點頗肯定,亦相當連貫方針重點是,中國多個部門從三月份開始,十分強調防控風險。
內地防風險主調不難理解,首先改革大方向再不容市場炒作而搞垮、金融體系去槓桿的主調下,表外活動、理財產品、以至用高回報做招徠的產品及民間籌集資金活動,亦一律不容。最後亦是相當考功夫的是,要如何讓貨幣更反映實際因素貶值的同時,避免資金出現大幅外流、及不必要的異動,觀乎近期多宗央企併購計劃以各適其適的理由叫停,似乎與後者不無關係。
近一段時間,最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仍然是內銀股的漲勢。說實在,除了因為市面所指的派息因素外,內銀股暫時並未有可取之處。今年,內地銀行要應付更多壞帳確認、而理財產品相關貸款要納入表內,有券商計算,資金缺口可達萬億人民幣,資金壓力之下,0.7倍的股價相對帳面值要集資實在太有難度,或者從這個角度推想,亦不難理解升勢的背後。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