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024
展望2025年——我們距離三戰還有多遠?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2024年的尾聲,公布了一份所謂的「鷹派減息」利率政策。由於投資者對此猝不及防,美國股市聞訊大跌,道指重挫逾千點。一些華爾街人士因此大罵鮑威爾是「披著鴿皮的鷹」,害得聖誕老人今年可能不再給美股「派禮物」了。
特朗普在競選中多次強調要阻止三戰爆發;圖為美軍參加二戰勝利紀念日。(美聯社)
其實筆者反倒認為,國際局勢動盪不安,尤其是亞歐板塊戰火不斷升級,隨時會給金融市場帶來更為巔覆性的衝擊,甚至在極其嚴峻的情況下,瞬間改寫全球發展的軌跡和秩序。在告別戰火蔓延的2024年,展望危機四伏的2025年之時,一個「終極問題」變得愈發迫切,愈發難以迴避:我們距離第三次世界大戰究竟還有多遠?
隨著俄烏戰爭、中東戰火不斷升級和擴大,再加上中美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陷入「圍堵與突破」的緊張博弈,「三戰」這個詞在過去一年,愈來愈頻密地出現在各國政治人物、軍事指揮官、學者的言論,及輿論媒體的分析報道中。雖然大部分相關言論都是出於煽動冷戰意識的政治對立的文宣目的,但有兩個人的意見卻是值得注意的。
鄭永年:不應低估大戰可能性
第一位人物是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眾所周知,鄭是近年來比較活躍的中國國際戰略問題專家,他在今年公開發出警告,不僅要求正視三戰爆發的危險,並指出未來這場戰爭的主戰場可能就是亞太地區。
鄭永年因此呼籲中國和東盟加強合作以防不測,他稱:「今天,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看,沒有人可以低估發生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了。」他還在今年6月28日在北京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活動論壇時,特別就中國的和平發展立場指出:
「中國選擇的是和平與發展,無論是俄烏衝突還是巴以衝突,都不選邊站。如果大陸選邊站,無論是站在俄羅斯這一邊,還是站在美國這一邊,天下可能已經大亂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已經開始了。」
特朗普稱中美可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美聯社)
特朗普:要防止三戰爆發
第二位人物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他在今年的總統選舉競選過程中,就不斷聲稱要阻止「三戰爆發」。特朗普不止一次指出,戰火正在歐洲和中東蔓延,衝突的陰影籠罩台海、朝鮮半島、菲律賓和整個亞洲。他警告,世界正處於第三次世界大戰邊緣,由於現代武器俱毀滅性,這將是場前所未有的戰爭。因此他在競選宣傳中,矢言結束拜登政府製造的所有國際危機,包括俄烏及中東戰爭。
筆者感到特朗普對防範三戰的警告,並沒有引發各國媒體輿論足夠的重視,傾向於認為他只是為了吸引選民而虛張聲勢。甚至是他最近突然表態稱:「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輿論似也傾向於將特朗普此言的含意,局限在狹意的中美雙邊關係上,而忽視了近期國際安全形勢發展的重大變化。
甚麼重大變化?那就是最近在西太平洋發生了一連串顯然是在特朗普可控範圍之外的重大緊急事件,其潛在連鎖反應足以將美國拖進一場大國軍事衝突的前線。這些事件足以令特朗普意識到,沒有中國的合作,西太平洋安全形勢就有隨時失控的危險。
因此,特朗普的「中美合作論」,有可能反映了他對兩國重建某種戰略合作,或至少是戰略平衡的意願。反過來說,如果特朗普政府在經歷了近期國際安全形勢的種種突變後,仍未意識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那麼三戰離我們的現實確實就會變得很接近了。
美國盟友引發三戰?
就在特朗普發出「中美合作論」不久前,美國在西太平洋戰略部署遭遇了一次重大變故。從11月底開始,美軍「華盛頓號」、「卡爾文森號」、「林肯號」核動力航母,相繼駛入西太平洋,形成「三航母同框」的罕有畫面。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表示,有關部署是在美國總統權力交接之際,展示美軍保護區域安全與穩定的決心。
美國在亞太區盟國成為區域安全變數;圖為美日韓聯合軍演。(美聯社)
鑑於中美關係在南海、台海處於緊張對峙的客觀事實,國外智庫及媒體不約而同認為美軍此次部署的目的是要威懾北京。例如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薩德勒(Brent Sadler)稱:「中國正在準備考驗我們的決心,因此美軍須及時加強部署,中國顯然就是頭號威脅。」
然而,派駐西太平洋的三個美軍航母艦群官兵也許做夢都沒有料到,他們很快將遭遇一場「真實的威脅」。這場威脅的始作俑者非但不是北京,甚至不是美國在亞太區的任個一個潛在敵對目標,反而卻是美國在東北亞「堅若磐石」的盟友韓國。
韓軍情報司令官:誘導朝鮮進攻
就在12月3日,也就是在美軍三航母在西太平洋擺開陣勢之際,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動了一場閃電戒嚴,試圖出動軍隊拘捕反對黨領袖。雖然戒嚴令下達僅僅6小時就流產,但事件顯然令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警方在調查戒嚴事件時發現,參與策劃的韓軍情報司令官盧相源,在其筆記本中提到:「在朝韓海上分界線誘導朝鮮進攻。」
尹錫悅上台後一直獲得拜登政府的稱許,誰料到他反過來也在積極利用這堅若磐石的盟友關係,密謀引發南北衝突,以「反共反朝」為名把韓國重新推回全斗煥時代?由於韓國駐有美軍,且與韓軍處於共同指揮鏈下,一旦南北開火,即意味美軍面臨直接參戰的危險選擇。特朗普既然致力把美國帶回「孤立主義」,顯然並不樂見美軍被尹錫悅拖進戰爭。
更何況,東北亞另外兩個大國也不會袖手旁觀。對於中俄來說,美軍航母群在西太平洋集結,與半島發生事變,顯然不能排除兩者間有聯動關係的可能性。事實上,根據以往經驗,美軍但凡在西太平洋出動三航母,大多劍指平壤政權,而不是台海。原因在於,基於朝鮮半島的狹長地理特質,美軍需要在半島兩端至少各部署一艘航母,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第三艘航母則進行彈藥補充,充當後備役,以確保對平壤的核子及軍事設施發動飽和的可持續空襲。
克宮:準備履行俄朝協防條約
俄朝共同防禦條約已經生效,俄羅斯有義務協助朝鮮防衛。(美聯社)
對於克里姆林宮來說,這意味著俄軍要準備好履行剛剛生效的俄朝共同防禦條約。根據條約,如果朝鮮遭到外來軍事打擊,俄羅斯需要全力向平壤提供防衛支援。這和一次大戰前各國結盟對抗的危險很相似,分別在於這次涉及的國家,正如特朗普所言,掌握毀滅性武器。
從北京角度來說,事態就變得更為複雜,因為半島集團對抗的事態本已在形成,一旦升級,中方不僅要制止三八線南、北兩大軍事陣營向熱戰,甚至某種程度的核衝突方向發展,同時還要防範台海、南海發生連鎖反應。正是在此情況下,民進黨賴清德政府一連做出兩次失誤行為:
一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第一時間發文支持尹錫悅戒嚴;二是在解放軍因應半島和西太平洋事態,在長三角沿海南下,低調做出預警和拒止性部署後,賴清德政府卻惟恐天下不亂,借題發揮宣染台海危機,聲稱解放軍對台海發起1996年來最大規模的軍演。
台島主動呼應半島亂局,無疑會導致西太平洋整體安全形勢出現更多變數,甚至跳脫到中美兩國可控範圍之外。這既不符合中國和平發展的原則,也不符合特朗普避免美國再次捲入海外衝突的願望。由此可見,中美在半島事變問題上,其實存在共同的戰略利益與格局。
太平洋容得下中美兩國
當前中東和歐洲已經陷入戰火,如果亞太發生規模更大、級別更高的戰爭,再加上參戰國都各有陣營,無疑宣告三戰正式打響。屆時人們將會後悔沒有聽進過去的一句話:「太平洋容得下中美兩國。」如果中美以戰略合作態度共同支撐太平洋東西兩端的安全基點,世界本應可以和平很多年。特朗普仍有希望建立這種認知嗎?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