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2018
還原指數預測背後的邏輯
大行策略師今年給予恒生指數的全年目標,大約介乎於31000至33000點左右;不消一個月,港股即憑著一股幹勁,狠狠地令所有大行預測全數達標,速度之快完全叫人嘆為觀止。
市場絕對是充滿正面氣氛與樂觀,但更反而需要問,餘下來的十一個月,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很惆悵吧!
預測或分析的結論,固然是非常吸引眼球,但當中所牽涉的論據、及背後的推算假設,反而更值得大家咀嚼一番。
事實上,撇除目標的水平高與低,整體股市的目標水平,背後仍是建基於的盈利增長,才是最關鍵重要的因素。資金疊加政策的影響,最終還看業績,看一間二間曾受制於產能過剩的煤炭、水泥、鋼鐵股,如何因國策一聲令下要去產能,業績否極泰來,紛紛發盈喜,股價從「苦過弟弟」到「破涕為笑」到「眉飛色舞」即可領略到。綜觀而言,不論是31000、33000點抑或是更高的35000點恒指全年目標,背後大致上是建基於全年恒指成分股平均仍然有一成的盈利增長,換句話說,目前這一成的盈利增長預測,現價反映了未有?才是最大問題。
一月恒指升幅已一成,而盈利增長估計亦無獨有偶剛剛又是一成,用最簡單的推敲,一成增長換來了一成的指數升幅,是否已經反映了呢?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