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2017
毋忘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是1937年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實施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日軍暴行的高峰期,是從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持續6周以上,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大約30萬中國人被日軍殺害,而在大屠殺第一個月內,約2萬名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
筆者約10年前第二次遊南京時曾參觀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址位於南京城西南江東門。紀念館於1985年落成開放,經過1995年、2005年兩次擴建,收集了一萬多份歷史資料和文物。墓地廣場矗立了一個《母親》雕塑,讓人看到悲傷的母親伴著枯樹和寸草不生的卵石廣場,表現出「死亡」的意象,與周圍的綠樹和青草相對比,構成「生與死」的感傷。另外還有一個名為《古城的災難》的大型組合雕塑,以殘破的城門,加上遇難者被砍下的頭顱、被活埋的手臂和殘缺的日本軍刀,營造了慘不忍睹的視覺形象。
展館的展廳陳列了「萬人坑」的遺址,還有大量歷史相片,文獻更包括有德國人約翰•拉貝(John Rabe)的日記。拉貝於1908年來到中國,1931年至1938年前後,他是西門子公司駐華總代表,曾代理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以其特殊身份目擊了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並將其記錄為《拉貝日記》。如今《拉貝日記》已成為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詳實的史料之一。日記中的記述,很多可與其他資料互為印證。2009年《拉貝日記》更拍成了電影。
南京大屠殺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沉重的一頁。自1994年起,江蘇省和南京每年12月13日都會舉行哀悼儀式。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更想不到在地球的另一邊,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在1968年從香港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王裕佳,年輕時在美國讀醫受到猶太同學經常銘記納粹屠殺猶太人慘劇的啟發,年長後先創辦「多倫多亞洲二戰歷史真相維護協會」(Toronto Alpha,簡稱史維會),篳路藍縷,向一無所知的加拿大新一代華裔青年努力揭露二戰中日軍侵華暴行的真相,澄清史實謎團。去年在史維會的推動下,安大略省華裔議員黃素梅提交了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安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私人議案「79號法案」,並於去年12月8日通過二讀。
孰料今年9月,日本右翼人士千方百計游說加國政府阻撓此法案三讀通過,一拖再拖,而適值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黃素梅轉而提交內容相似,不具約束力且無需三讀的動議,並且獲得通過,也算是在西方為南京大屠殺伸張正義訴求的一個里程碑。
反觀香港,在今年12月13日的立法會上,也有議員曾要求討論日本政府至今仍未就南京大屠殺道歉一事,可惜剛巧立法會遇上修訂《議事規則》的風波,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為免節外生枝而拒絕了此一要求。而無論如何,看見加拿大的華人如此關注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意義,香港是否會受到感染,也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部份?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