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2018
立法會補選反映的政治生態
香港立法會補選於3月11日舉行,補選議席涉及九龍西、新界東及港島區三個地方選區,以及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別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補選投票結束。有約904,000名選民投票,三個地區直選投票率是 43%,較2016年9月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率(58.28%)低逾15個百分點。三區之中,港島投票率大約43%;九龍西最高有44% ;新界東最低,僅得42% 。至於功能組別,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就有七成,但仍比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同組投票率(79.07%)低9個百分點。
對於補選的投票率低,當然有各種解釋。選管會主席馮驊表示不評論投票率的高低,更有學者解釋,投票率低主要是媒體對補選的報道不足,以及反政府情緒較前減少。是否真的如此,大可商榷,而無論如何,投票率低所反映的政治生態,是市民對政治冷感,此一訊息,不論對建制派或反建制派來說,都不是好事。
香港自港英殖民地管治以來的傳統,大部分市民都對政治冷感,不關注政事,不理會選舉。回歸以後,這種習氣基本上沒改變。目前香港700多萬人口,超過18歲以上永久居民可成為選民的近500萬,但今次補選的登記選民人數不過2,101,710,已說明有很多懶於登記做選民的「沉默者」,更不要說投票率低是代表了投「棄權票」。
在選舉政治學,投票率低是一大弔詭。本來選票可以改變施政,偏偏有選民放棄機會,是否暗示這些選民願意任人主宰?有選民棄權,或許認定手中一票,既不神聖又無效果,反正社會不會就此改變。但這種悲觀心態不見得是健康的政治生態,因此改善投票率,應是改變一切問題的基礎。
事實上,選票應是體現和發揮民主力量的最低成本做法。選民不願去投票,是否自覺無力去改變現況?而在民主制度下,不投票可等同投不信任票,但對民主毫無裨益。政治冷感是一種消極的政治態度,表現在政治行為上,是事不關己,「與我何干」?最好是避而遠之。許多不去投票的市民,多半是厭倦了政治,不想再聽到或見到政壇或政圈中無日無之的噪音,寧願讓自己抽離政事,專心去賺錢。
不過,投票率低也不是香港獨有。根據國際民主和選舉協助研究所(International IDEA)資料顯示,現時203個國家,僅26個(13%)實行強制投票,有173個國家(85%)並無規範。而近20年的數據顯示,有強制國家的投票率比無強制國家僅高 7.3%。差距之少,在於很多國家的所謂「強制投票」有名無實。例如巴拉圭,有強制法例投票而不執法,結果投票率為68%;又如意大利,雖強制投票但無正式阻嚇措施,結果投票率是75%。強制投票最成功的是澳洲,規定如不投票將被罰款,並且需要作出解釋,結果投票率達94%。
總而言之,政治冷感是一種極複雜的現象,與政治參與互為因果。政治冷感在一定程度或可產生「順民」,令管治者放心,或可避免社會動亂與衝突。但另一方面,所謂「哀莫大於心死」,長遠來看,政治冷感使權力缺乏監督和制約,甚至影響市民對政治體制的歸屬感,以及對政治強烈不信任,進而弱化其社會責任感,令整個社會了無生氣。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