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2013
金雞不生蛋,為何可保值?
近期股神巴菲特超紅,他出席巴郡年度股東大會,4萬名小股東熱烈歡呼,期間,他接受眾多傳媒的專訪,談笑風生,82歲高齡的巴老維持極高能量,看來還可工作多幾年,因此,小股東們雖然仍弄不清誰人將接班,但也沒有甚麼疑慮了,反正巴老已講明,一切安排好,大家不用愁。
巴老開金口,自必有威力。他繼續唱好美股,也一再唱衰黃金,表明就算跌至每盎司1000美元,甚至是800美元,他都不會買入,他形容黃金是「不會生蛋的雞」。而當一些人歡呼「中國大媽」或「各地大媽」戰勝華爾街大鱷時,「巴菲特效應」顯現了,道指升上15000點再創歷史新高,而金價則未能突破1480美元的阻力位又似要回落。
金價屬於大病初癒,就連商品大王羅傑斯老師也認為,金價有可能要回調至1200美元。事實上,羅傑斯一向認為,銀的使用價值較金為高,因此,他長線更看好銀價。我對黃金則比較牛(bullish),不過,在上周本欄,我也認為淡鱷們不會就此罷休,只是暫時讓群眾搶一輪貨,候高價再沽。然而,我短期不敢看好不等於長線不看好。
學習價值投資法,要有獨立的分析能力,不應能只是緊跟股神和老師。我上周便提出,金飾在中國印度和中東阿拉伯各國,都同時具備使用價值和投資價值,而面對濫印銀紙和物價上升時,趁金價調整時買入一些作為分散投資,也是明智之舉,至於想趁機短線炒作,則各安天命了。
我們見到大媽或大叔在香港狂掃金飾,好像很不理性,但背後可能有很多故事,例如,可能本身是金飾商,賣光了存貨但在內地補貨需時,因此,不如趁還是低價時來港買一批。他們已收了客戶訂金,早就計好了數。
還記得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我在歐洲某通訊社任特派員時,我們的地區總部設在曼谷,當時區內各國貨幣貶值,泰國黃金當旺,常有金價大幅波動的消息,地區採訪主任提醒我,除了恆生指數每天升跌超過兩巴仙應獨立發稿之外,若遇到香港金價有較大變動,也宜談談。我回答說,香港金價跟隨國際金價,因為港幣仍堅持與美元掛勾,他才記起雖然區內眾多貨幣都不再peg美元,但港元堅守7.8水位!
愛上美國債券 豈與吸毒無異
這不是說我較上司聰明,只是他掛一漏萬,之後,他發出內部電郵提醒各地同事要留意本地金價變動,但加上「except HK」。
巴菲特是以看好美元資產的身份來評論金價,但在國際間,當美元轉強時,意味著一些貨幣轉弱,但人們未必都想買入美元資產,而趁黃金價格出現調整時買入一些,也是正常反應。
羅傑斯老師常說,短線測市並非他的強項,在他看來,大宗商品只是出現大型的調整,而不是牛市的結束。此外,就算預計金價可能跌至1200美元或甚至更低,也不等於在這水平之上便不應買入。
巴菲特指黃金是不會生蛋的雞,其實也不太壞呢!這至少還是一隻金雞吧,若人們愛牠是一種幻覺,則愛上實際上應該已破產的美國債券,豈非與吸毒無異?
我想,決定金價後向的不是群眾,因為大媽們買了300噸金之後,大戶隨時可以沽空500噸,把金價再壓下去。然而,沽空還得要補倉的,而今日看淡,不等於長期看淡,索羅斯大師伯並非如巴老般長期看衰黃金,而是想操控市場證明自己的實力而已。
真正的需求在於各國央行。因此,淡方要吹噓歐洲窮國會增加出售黃金。然而,從過去幾年來看,新興國家的央行都在增持黃金,估計去年和今年各國央行的黃金淨買入,均可達500噸以上。由於過去新興國家的外匯儲備過份偏向於美國國庫債券,近年才明白要增持黃金,因此,若出現更低價,它們將會買得更多。
巴菲特的旗艦巴郡近年的股價升幅跑輸標普500指數,同時是長期不派息的股票,但巴郡卻仍是穩健的投資項目。黃金本應也屬如此,只不過由於有大鱷介入,令到金價曾超前衝擊2000美元,也布下了出現大幅調整的伏線。但若10年前己買入黃金,其回報應該仍然不遜於同時買入巴郡股票。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