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014
環球資金流向重新調配
滬港股市獲中國最高層批准將實現互聯互通,令兩地股市受惠,醒目資金除了看好生意將有可觀增長的港交所(00388)之外,也偷步炒作兩地的「落後股票」,一些同股同權不同價的「A+H股票」,曾突然弱變強。不過,美歐股市受到儲局退市、烏克蘭亂局不休、及科網股估值偏高的種種因素,近期出現較大幅度波動,而日本加消費稅、但量化寬鬆有所遲疑,安倍經濟學成效受質疑,令日股近期亦反覆。
較早時從新興市場撤回發達國家的資金,已開始重新布局。我認為,中國宣布啟動「互聯互通」,也是看準這個時機,希望藉著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把更多資金吸納到中國股市這個「大池」。
各地的醒目錢,必定流向賺錢的項目,由於發達國國仍處於超低息時代,故此,市場充斥著大量廉價資金,這些資金過去曾熱炒部分新興市場,去年則借口新興國家問題多大量撤資,令到歐美日股市單獨領漲,各地股市以至其他投資項目,均有較大調整,包括金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
今年,隨著聯儲局展開退市,醒目大戶有新的部署,美股表面上看似屢創新高,但每見新高之後,卻總是出現較大的回吐。另外,近月反映以科網股為市的納斯達克指數,成為最後的上升動力,但到高位之後,卻又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目前,發達國家的股市雖然未至於是進入大型調整,但上升動力已大減,若烏克蘭地緣政治亂局進一步惡化,也可能會成為一次更大跌市的借口。
西方和俄羅斯在烏克蘭鬥智鬥力,烏國東部局勢失控,臨時政府出兵,西方沒有人敢低估普京的能量,也摸不通他的底牌,而股市最不喜歡的就是不確定性,只好寄望仍能透過談判,找到各方均可下台階的方案。
環球經濟開始復甦,但實際上仍然乏力。不過,由於過去一、兩年投資減少,令大宗商品供應回落,不僅農產品價格近期出現小陽春,就連工業用金屬,似也開始從谷底回穩,金價守住1200美元之後,隨著地緣政治危機而有所反彈,美股回落之際,美國長債價格回升。
商品進入長期熊市站不住腳
中國經濟放緩,其他新興大國亦處多事之秋,本來是大商商品造淡倉的最佳理由;然而,大宗商品的供應也因為價格回落而減少,所謂大宗商品市場進入長期熊市的說法站不住腳。
商品大王羅傑斯老師最看好農產品,理由就是供應減少,而需求必定隨著各地民眾追求較佳的生活而增加,他常鼓勵各地年青人做農民,他的意思不一定是親自經營農莊,也要留意農業和農產品的投資機會。
在全世界的范圍,耕地正不斷減少,而一些農作物,不僅供應給人類或家蓄,還變成新能源的原材料,例如,玉米和甘蔗可以用來生產乙醇,變成汽車的「飼料」。
而當玉米有價之後,不少農田改種玉米,在一段時間之內,玉米的供應大增把價格壓下去,但其他農作物例如大豆等,由於種植面積減少了,加上近期天氣反常,於是又形成價格上漲。
礦產也是由於價低而減產,而減產的結果也將是價格回升,因此,只要全球的工業生產不至於不斷收縮,工業用金屬也將不可能長期處於低水平,令到發達國家可以長期壓價避免出現通脹。
美國的頁岩氣及各種新能源被吹噓可以代替石油,這有助於壓低油價,但眾多產油國長期處於危機,加上普京要托價及以氣油供應作為針對烏克蘭亂局的武器,令到國際油價難以回落,布蘭特標準油價仍高企於100美元樓上,就算美國本身的原油,價價也只是低幾個巴仙,由此可見,西方經濟專家吹噓不懼通脹只懼通縮,只是自欺欺人的說話。醒目大戶的資金已在商品市場重新布局。
中國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需要穩定的環境,「不強出頭」還是硬道理,在烏克蘭亂局盡量保持中立,對大馬當局就馬航失蹤的處理手法雖然很不滿,但絕不想損及兩國關係,不想在南海主權爭議節外生枝。就算差不多已完全失去互信的中日關係,也透過非正式對話,盼避免擦槍走火,維持正常的經貿往來。
對此,安倍雖然口硬,但在經貿上的牌很弱。
經濟下行的風險令到投資放緩,熱錢流入曾經只是炒人民幣升值,因此,近期要一石多鳥,先讓人民幣加強雙向浮動,使熱錢知難而退;另一方面亦陸續推出「穩增長」的政策及讓中港股市互聯互通,盼能吸引外來長線資金流入中國,流入人民幣資產,令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也帶動中國藍籌股從過份偏低重上較合理的估值水平。
中國加速改革的同時要維持穩定,而股市回升帶來的財富效應既有利於推動內需,也可以令股民重燃「幸福感覺」。當然,除了資金流向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改造(若是國有)和監管(包括國有或民營),令股民在投資時得到合理的回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