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2019
【50+自在小日子】收成期
關於「收成期」,漢語網基本釋義為「農業、漁業等收獲的成果」,不同作物,收成期自有不同,單以作物中葉菜類為例,通菜、莧菜的主要收成期在每年的4 至 8月,菠菜、塘蒿則在每年11至2月 。
於收成期收割下來的農作物,大多視為「時令、當造」極品,質素好、營養高,令人垂涎。
作物有作物的收成期,那人生的收成期呢?收成豐厚,也同樣惹人羡慕!
以時間論,一般相信五十歲後的人生,正逐步踏進收成期。
(網絡圖片)
以收獲論,礙於出生背景、教育、際遇、性格取向及個人期望的差異,每人心目中對收成期的「收獲」,都有一套個人化的標準,但基調跟事業成就、財富資產、社會地位及影響力等,始終緊扣。
以此等「收獲」來衡量一己的畢生成就,本無不妥,但,若以此為唯一準則,也許值得我們反思。
半生彈指之間,走得快走得慢、走得狠走得閑,怎麼說,都走過了,名利物質以外,人生應該尚有其他一點一點,讓生命賦予更立體更深層的意義。
徘徊回望與展望之間,處身收成期的這群50+,我們是否:
- 仍有值得關愛在乎的人在身邊?
- 仍有能力為他人帶來幸福快樂?
- 最少仍有一位朋友,願意一起看電影、聽音樂、共膳?
- 仍舊努力,以成為下一代的榜樣為目標?
- 願意為締造更美好的未來社會而努力?
- 關心、體諒並包容別人的處境,即使互不相識?
- 對過去和未來的人生無悔無憾?
- 有信心充實地渡過未來每一天?
- 常懷謙卑感恩之心?
- 最少還有一個等待實現的夢想?
類似的問題,可以無限延伸,簡單歸納,就是一句:我們有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
緊抱自己半生努力、刻苦耐勞、不眠不休打拼回來的收獲,祈望收成期好好享受,老是擔心給別人打亂打翻,乃人之常情,絕對可以理解 。但面對大是大非的社會問題,我們這群50+,是否應該盡一己之力,為下一代,多走一步多做一點?
成為年輕一代尊敬、愛戴的長者、為他們建構充滿喜悅、可堪憧憬的未來,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都是既得利益者,早已袋袋平安的「收獲」,個人努力固然功不可沒,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社會體系、公平的競爭環境等等,都是成就我們達至美滿收成期,缺一不可的客觀條件。
(網絡圖片)
當這一切正土崩瓦解之際,我們隔岸觀火、拒絕相助已然說不過去,竟還要唯恐天下不亂,指鹿為馬、落井下石、趕盡殺絕 、背信棄義、良知泯滅 …… 我們真的喜歡此時此刻這樣的自己嗎?
人生苦短,結善緣種善果,直指本心,方享清淨。好好思維,回頭是岸。
(網絡圖片)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