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2017
以體驗方式學習中國歷史
今年年初,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受教育局委託,主辦「香港教師廣州歷史考察團」。這項活動由大學歷史教授主持,帶領中學中史科老師到廣州實地考察歷史,目的是讓中學中史科老師親身感受以體驗方式學習歷史的效果,並期望他們將考察的經驗轉移至教學實務之中,為今日和未來的中學中史科提供另一種教學方法,以達到有效並有趣地學習中國歷史的目的。
在兩日一夜的考察過程中,不同日子出發的團隊分別走訪從古代到二十世紀初期的各個歷史現場,包括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公署、海上絲路和中西文化交流遺址、晚清至民國史跡等。老師團友從實地實物中近距離接觸歷史的遺物遺址,並通過眼前的場景和文物思索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人和事,以及當中呈現的歷史意義。
參加考察的老師有不少是帶領學生考察團到內地甚至國外的老手,也有老師多年未踏足廣州。結果無論老師的經驗如何,對考察的安排都感到相當滿意,也認為行程達到預設的目的。當中不少老師更準備回港組織學生重訪廣州,希望學生也可以從體驗的過程中以愉快的心情學習歷史。不過,也有老師憂慮外出考察難以安排,因為現時初中中史科的課節已經少得不能再少,還要應付比歷史長河更長更繁複的課程!
儘管如此,願意用上寶貴的周末假期參加廣州考察的老師肯定是有心人,而且都樂於為學生指點學習歷史的方向;於是陸陸續續,大大小小的學生考察團出發了!老師以廣州團的學習精神和操作方式帶著學生走過大江南北;學生固然眼界大開,老師對體驗式歷史學習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最近有參加考察團的老師在報紙上發文,分享帶領學生走上廣州考察之旅的收穫。據負責老師的報導,她組織的「廣州歷史文化及嶺南文化考察團」取得令人鼓舞的教學效果;學生都能夠從場景和文物中找到一些古今之間的歷史關係,並且對不少古代的器物和建置產生探索的興趣。難得的是,學生居然在考察的過程中將存在心裏的疑問宣之於口,主動向博物館的講解員查詢相關問題的資訊。一次短程的考察,學生其實已經把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內在化(internalization),並且可以依循同樣的道理將內在化延展至其他學科,終身受用。
最近香港政府提出於2018新學年落實初中中史科成為獨立必修科的政策,這是好事。教育局隨即推出初中中史科課程的第二階段諮詢,中學中史科亦再次在香港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新的諮詢文件建議初中中史科課程內容的百分之七十六講授朝代更替的政治史,百分之十四講授文化史,剩下百分之十則講授香港史。這種版塊分布是否能夠達到初中中史科必修的目的,頗有商榷之處。初中中史科要求老師和學生在三個學年內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全數教完學完,顯然只能滿足程序制度的要求,基本上難以達致有效的教學目的。至於定期執行的評估考核,只能算是處理了學生學習「中國歷史教科書」的表現狀況,並不能有效掌握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的效益。事實上教育局已經看到學習歷史的空間很大,方法很多;而且注意到以體驗方式學習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有助引導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發展方向。希望初中中史科的持份者都能以開放的眼光,把握第二階段諮詢的機遇,為青年學生創造學習中國歷史的愉快空間。
【你點睇?】內地男星王星被誘騙至泰國後失聯,最終獲救回國,事件會否影響你到泰國旅遊的信心?►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