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15
中韓拓農業貿易 睦鄰創雙贏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得以順利進行,可謂由經濟利益驅動以至造就,再次印證了國際間「只有永遠利益而沒有永遠敵人」這句說話。
中韓加強農業貿易,能夠實在惠及小農企業,更可進一步改善民生需求。
中日韓這三個遠東國家,由於歷史關係,從來都難以真正合作,今次聯合宣言「全面恢復合作」,並不是建基於「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願景和信念,而是經濟利益,甚麼加快「三國自貿區建設及自貿協定談判」、定期舉行峰會等,還不及中韓在經濟領域上簽訂的13項諒解備忘錄,包括就南韓大米、人參雞湯及水產檢疫和進口中國這幾方面,中國另又會「創造條件」,進口南韓泡菜。
日本作為東北亞地區的先進工業國,自21世紀初,十多年來就一直想向中國靠攏,皆因中國消費力令人刮目相看,而與中國關係惡劣,意味?日本失去了這個近在咫尺的大市場,對日本經濟發展絕無好處;中國亦不能長期視日本為敵,但苦於中日曆史矛盾重重,兩國關係仍待破冰,今次峰會也只能為日後有進一步發展鋪路。
反觀峰會東道主南韓就可謂是最大得益者,即使不計促成三國「恢復合作」等較抽象的外交進展,南韓農林畜產食品部與中國質檢總局簽署有關大米、人參雞湯、水產的檢疫及進口協議就真收穫豐富,其中韓米、人參雞湯各有其質素及特色,都可進一步滿足中國糧食市場多元化的需求。
中國容許韓米進口或與最近放寬生育政策有關,另中國土地逐漸矜貴,同等面積的稻田產值可能還及不上種植一些高增值的農產品,例如蜜柚,何況有些水果品種更可毋須佔用平坦地,山區斜坡也可種到,情形就如美國加州不種小麥種甜橙一樣,而中國買韓米,也如從美國Smithfield公司買豬肉、煙肉等一樣,以其他國家優質產品滿足國內,尤其是城市,日益嚴峻的糧食需求。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南韓進口水產的主要來源國,鹹、淡水魚,甲殼類等都極受南韓市場歡迎,加強食物質素及安全的合作,對消費者有益。
數中韓貿易最有趣的關注,還要數「泡菜貿易逆差」。2011年,中國醃製的韓式泡菜出口南韓達23萬噸,但韓出口泡菜到中國卻僅61噸;至2012年,南韓已有九成以上泡菜產自中國!至於南韓原只出口到美、日等八個國家及地區的人參雞湯,若可銷中國,也有助紓緩今時韓國內雞肉供過於求的情況。
相對於美、英、德等「大定單」,中國在韓產品上的「消費」可謂微不足道,但卻是實在而互利的。習近平秉承?上一代領導人「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聯絡四方,爭取以鄰為友,找出共同利益之關注,盡量「睦鄰」,讓各自的人民真正受惠,中國要透過發展經濟實力而得以強大,真正和平崛興,這才是她在國際大棋盤上的定位和布局。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