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6/2019
譴責暴力 不應沉默
繼行政長官、律政司司長及保安局局長分別就修訂工作親身向市民致歉之後,各司局長也分別在網誌發出「重新出發」的呼籲,連同社會各界領袖的聲音,「放下,重新出發」已是大部分港人的共同期望,但請不要有人抱著以不理性或暴力的態度去解決當前困局—對不起,大部分的港人不接受這一套。
大專院校等約10個學生組織及部分民間團體日前因不滿政府沒回應他們的訴求,先發動包圍政府總部,以求所謂「增加政府的『管治成本』」,其後轉移至灣仔政府大樓及入境處大樓等政府機關,最終包圍警察總部至翌日凌晨。
今次這個「包圍政府機關」行動最後沒有造成太大社會混亂和傷害,大家可能又慶幸示威者真懂得「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真諦,但群眾抗爭活動,從來都是社會移動的火藥庫,危機隨時一觸即發,也將一發不可收拾,今次雙方最後都可安然無恙,日後每次都可以嗎?
在包圍政總、警總及其他「不合作運動」之前,網上一直充斥著各種「野餐」、「請食飯」的資訊和邀請,包括法律知識懶人包,甚至暴力對抗時的須知和裝備等,這些「自發性」的參與,一個理性、客觀的人普遍會知道是甚麼的一回事。
但一些被「熱血」沖得頭昏腦脹的人總不願或不信這就是真相。
對於網傳各種「勇武升級」行動,有發起包圍行動的學生領袖聲稱,不鼓勵同學參與暴力行為,但會「尊重」各界發起的抗爭行動,「不阻止、不割席、不告發」—典型的港式「聰明仔」,不是嗎?
這容易令人聯想到約30年前的電影《暴劫梨花》(The Accused)。那是根據美國真人真事,一宗發生於酒吧的輪姦案例而拍成的故事,案件中有3名強姦犯,而整個過程有不少沉默的目擊者,更有幾個在旁為強姦犯吶喊助威。
由於案件是在公眾場合干犯的罪行,現場有受害人、強姦犯、起哄者及沉默的一群,成功檢控較為複雜。起哄者乃至沉默參與的一群其實有機會阻止罪案的發生,但他們卻沒加以阻止,令自己變成了自以為「無辜」的加害者。
近日幾次暴力場面爆發之前,都有一大群較理性而沉默的示威者,他們未必會走到最前去「勇武」一番,更多的是聽從指示,搬搬鐵馬、收集物資運運水,甚至單純而亢奮地參與整個預期充滿刺激的過程,法律上,他們的確是「和平」示威,但道德上他們仍應受到嚴厲的譴責。
日前警總被包圍而沒有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與其說是示威者「知所進退」,不如說是警方有所克制。
我們相信箭在弦上,很難不發,警總門外沒有擦槍走火是僥倖,日後萬一「出事」,我們仍希望示威者與警方都嚴守「非暴力」的社會底線,冷靜、克制。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