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2016
阿囡大頭蝦頻掉手機眼鏡 港媽年失萬「金」 (晴報)
有港媽訴說讀中一的女兒先後遺失iPhone、眼鏡及學校風褸等,心痛一個學年的失物總值逾萬元,要求女兒用零用錢重購物品。社工指,家長讓孩子知悉遺失物件的後果,可讓他們建立責任心,學懂謹慎看顧個人財物。
這位媽媽以「敗家女」為題發帖文,指女兒從小就丟三落四,最近女兒遺失了價值三千元的防藍光兼全視線鏡片眼鏡,令她心痛極了。帖文指:「佢唔見嘅嘢總數已超過一萬元,着過一次嘅學校風褸、外套、電話及眼鏡………我已經要佢用自己錢賠償,否則唔會再買畀佢。」可是女兒仍經常失物,事主明言要立借據,才借錢給她補買物件。
網民建議勿買名貴電話
有家長對事件表示同感,指兒子由小學至初中,掉失的飯壺、水樽、新羽絨及校服數之不盡。亦有人說有小一學生專注力不足,文具常「失蹤」,屋企需大量入貨作補給。另有人建議勿買名貴電話給子女。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伍偉湛指,上述情況常在小學生或初中生身上發生,令家長困擾。「曾有四年級男生上視藝堂,不是掉白膠漿就是顏色筆,結果家長要給他清單,提醒要逐一檢查物件。」
伍又指要子女建立謹慎處事態度,關鍵是讓他們知道失物的後果。「例如遺失電話,家長勿即時補買,讓他們感受無電話用的不方便,才會學懂警惕及小心保管財物。」至於個案中要求女兒以零用錢補買眼鏡及手機,並立借據,他認為最重要是雙方在事前有否協議,若女兒不同意媽媽做法,會感「大石砸死蟹」。
精神科醫生:反映專注力不足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丟三落四是典型專注力不足的表現,因患者做事時一心多用,易變無條理。「有媽媽反映每星期替專注力不足的兒子買擦膠及間尺等,習慣其行為模式是常不見東西,惟有用自己方法補救。」
傅續指,部分專注力不足學生怕忘記帶課本,便將所有課本放書包,亦有些要帶數件文具備用。他建議家長可教導子女建立謹慎行為模式,如執筆袋時記下口訣「鉛筆擦膠間尺」,以圖像及清單提醒他們檢查物件,習慣「有手尾」。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