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17
父母逼長子加按物業 助幼子上車 (晴報)
家庭涉及金錢瓜葛,往往有理說不清。有網民指父母曾資助4萬元助他置業,最近弟弟想買樓,父母要求他加按物業套現,給弟弟作置業首期,令他非常困擾。有社工建議,可參考父母資助金額所佔百分比,決定資助多少讓弟弟置業。
發帖文的網民指,當年置業時父母曾給4萬元助他「上車」,業權屬他一人所有,供樓等開支亦由他自付。他曾提出還4萬元給父母,惟父母拒絕,並要求「賣樓時分番一份畀佢哋」。最近事主弟弟想置業,父母要求他加按物業套現給弟弟做首期,理據是當年他們曾資助首期。帖文提及「細佬原本有層樓,幾年前賣了,攞咗錢去遊埠……宜家細佬嘈緊話打官司都要攞錢。」
大部分人贊成事主資助弟弟10多萬元了事。亦有人認為兄弟如因錢銀打官司,感覺涼薄。另有人建議事主跟父母談判,有否其他資助方式。
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伍偉湛指,當年父母確給予事主幫助,道義上應給弟弟協助。「哥哥可以4萬元佔當年購入單位價的百分比參考,考慮給多少資助。」
加按應考慮經濟能力
伍續指,如事主加按物業,需負擔另一筆貸款,也是關鍵考慮。「如果貸款由哥哥負責,若他的物業仍未供完,就需負擔兩筆債項,還款就更吃力。」建議事主跟家人商量,找出解決方案。
執業大律師龔靜儀指,如事主與父母就金錢糾紛鬧上法庭,首先要了解當年父母給事主4萬元,究竟是「借給他」還是「給予他」。「如事主所言『話到時我賣樓要分番畀佢哋』,明顯就不是『給予他』,而父母期望亦不止獲得4萬元。」
龔又指事主是否幫弟弟付首期是道德問題,並無法律責任。她又提醒,如果事主將物業加按,萬一樓價下跌,他便要面對資不抵債的風險,因此要審慎考慮。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