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5/06/2024

王牌律師不只靠口才?主攻企業融資全靠團隊互補!推動團隊合作4大貼士︰安排專案團隊處理項目、籌辦員工旅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外界談及「律師」一職時,首先聯想到的是電視劇或電影中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的畫面。事實上,要在行內立足,打出一片天,成為王牌律師,又怎能單靠口才。

 

  在法律界打滾逾30年、曾為逾百間企業的IPO或新上市項目提供法律意見的律師鄒繁霑坦言,能夠清楚溝通、表達想法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團隊合作精神,要懂得與身邊的隊友協作,集結眾人的力量,方能有效完成任務。

 

的近律師行合夥人兼企業融資部主管鄒繁霑(Ronny)坦言,要做好每一個IPO項目,並不可能單靠一個人、一雙手就完成。(曾耀輝攝)

 

  1992年加入的近律師行(Deacons)的鄒繁霑(Ronny Chow),至今已有32年,現已成為的近律師行合夥人兼企業融資部主管,領導超過80人的團隊,也是的近律師行團隊成員最多的部門。Ronny坦言,過去30多年,可算是看盡本港的法律環境轉變,競爭也相對有所增強。他笑言,當年本地和外地的律師事務所為數不多。

 

靠強勁團隊互補 客戶得益

 

  但根據香港律師會最新資訊指出,截至今年4月,香港共有923家本地律師事務所,另有73家外地律師事務所在港設有辦事處,可想而知,現時要在市場突圍並立足,必定會存在巨大的競爭壓力。

 

  尤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市場對於融資項目(包括首次公開招股IPO)有關的專業服務如法律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自然有更多人才希望能分一杯羹,所以對於專攻企業融資領域的Ronny而言,就更加需要竭盡全力「省靚招牌」。

 

  時至今日,Ronny在該領域已是數一數二的知名律師,曾為超過100家覆蓋多個行業的企業,包括多家國際知名或本地著名品牌及企業的IPO/新上市項目提供法律意見,實力不容小覷。Ronny也強調:「要做好每一個IPO項目,並不可能單靠一個人、一雙手就完成。」他直言能夠走到現時這一步,也感恩背後擁有一班強勁的團隊。

 

  Ronny指出,法律行業分秒必爭,要處理繁重工作,就必須要有團隊「互相Cover」,同心協力,集結各人的專業知識和想法,凝聚眾人的力量,方能讓客戶受惠,達成獨力難支的任務。他透露,平常大多安排專案團隊(Project Team)處理項目,而每個團隊會以矩陣式(Matrix)方式組成,他與其他合夥人會在80人中選賢任能,每次嘗試以不同組合來處理項目,「不但可讓同事從不同人身上學習更多技巧和知識,也可以讓他們參與和處理更多不一樣的案件,見識更多。」他也直言,這個方法對於新世代來說,也適合不過,「他們總是渴求在工作的過程,可以學到新事物,並且有空間去發揮潛能。」

 

Ronny團隊每年都會舉行員工旅行,讓團隊自行規劃和挑選行程、酒店、活動等,讓他們趁機會可以合作,互相了解。(受訪者提供圖片)

 

每年員工旅行 趁機多了解

 

  而在這個講求合作精神的工作環境下,作為領導者的Ronny,當然需要花上不少心思將所有人集結,「我們團隊成員橫跨不同世代、地區及背景等,大家要有Bonding(親密連結),才可以營運下去。」而要確保團隊有Bonding,能夠建立互信,這個責任便落在Ronny身上。

 

  Ronny笑言,除了鼓勵他們在工作期間增強溝通外,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也會安排活動,激勵團隊士氣。而他最引以為傲,就是每年都會舉行員工旅行,「我們會齊集整個部門團隊,香港、上海和北京的成員,一起到外地旅行,我們去過大阪、首爾、台北、新加坡等地,去年就去了布吉。」而他會讓團隊自行規劃和挑選行程、酒店等,讓他們趁機會可以合作,互相了解,他與團隊其他合夥人亦會參與其中,投入各項活動,促進團隊互動,保持隊團間關係融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大校政風波續發酵,蔡若蓮指若大學無法良好管治當局可收回撥款,你認為政府介入會否影響院校自主?►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