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3/06/2019

孩子只能教、不要打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錦

    李錦

    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廣基金 聯合創辦人

     

    -香港教育大學博士、兒童及家庭教育碩士,香港大學金融碩士, 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士

     

    -主講超過200場「親子、理財」講座及研討會

     

    -與中、小學校及社區組織合辦「4S課程」,以非牟利推動理財教育

     

    -著有親子理財暢銷系列《理財錦囊》,《從一元開始》及《從父母開始》

     

    -30年金融經驗,前投資銀行董事、證券策略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ldfinancialeducation

     

    Email:childfinancialeducation@gmail.com

     

    Whatsapp:5233 6418


    親子理財

    本欄每月更新

  「打定不打?不打又不聽話;打了好像沒有用,更害怕孩子記仇,長大後不認父母。」怎樣管教孩子才好?

 

  研究顯示體罰孩子可能導致他們有反社會的行為,將來更大可能會以暴力對付配偶。(Gershoff, 2002)做了一個體罰對兒童情緒發展的研究,發現被體罰的兒童更加容易發怒,有襲擊性和經常處於壓力狀態。家長不要以為只是偶然輕輕打幾下沒有問題,研究顯示這種行為習以為常的話,體罰的程度會升級。

 

  二種管教不可取。第一種,主張權力。身體懲罰,言語(父母大叫)暴力,軍訓式要求。第二種,不理睬態度。以為不打便是好,但是用了負面的方法,例如孩子犯錯,父母不瞅不睬,表現失望,不抱或不親近孩子,但沒有解釋原因,孩子受到的傷害程度和體罰不相伯仲。(按:若父母採用暫不理睬的方法,但先要解釋,這方法對幼兒是有效的,會令到幼兒跟隨父母的指示。)

 

  相對來說,沒有被體罰的好處:少遭體罰的兒童在溫暖及講道理的環境中長大,較少出現暴力行為或自虐,酗酒、患上抑鬱和精神情緒問題,減少對公共醫療系統的負荷;他們更大機會完成高等教育,收入相對較高,家庭關係良好。

 

怎樣管教?

 

  在特定情況之下才可以使用不具侵犯性的體罰。首先,父母要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體罰孩子,不為了一時之發洩,不為了任何原因而做出衝動的責備,例如趕著出門、測驗考試來臨、騷擾兄弟姊妹讀書,或者個人情緒原因、工作不順境、夫妻爭拗、投資失利等等。體罰前一定要冷靜,清晰了解自己不是在盛怒下使用體罰,或邊罵邊打,這樣會制造孩子懼怕或仇恨的心理,所以不要濫用體罰。

 

  第二,要有針對性。當不當行為出現,說明原因。懲罰前和後要講原因,即使年幼孩子未能完全明白,但父母要嘗試耐心地解釋及聆聽他們的想法,讓孩子明白受懲罰的原因,了解父母的感受,互相溝通比懲罰或監控更有效。

 

  第三,體罰只限某些位置。例如手掌或臀部,不能打身體脆弱的位置,包括頭及上、下半身。

 

  訓練孩子守紀律不應靠體罰,管教專注力不足的兒童的方法是指令他們在角落站一段短時間(由半分鐘或更長,視乎孩子年齡),令他們安靜下來,靜靜地反省自己不對的行為,這段時間父母也保持安靜。時間到後,父母要跟孩子解釋懲罰的原因,令他們明白。如果孩子再次重犯,父母再以同樣方法處理,慢慢改善孩子的不當行為,減少重覆錯誤(例如無理推撞別人或完全失控)。

 

  這是個漫長學習的過程,父母需要耐性、平和、堅定的態度,最重要是愛心教導孩子,他們也以父母為榜樣,研究證實對幼兒長遠有效。 

 

  以愛出發,一般用正面方法,例如鼓勵孩子、適當的讚賞。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緒,可以先慢慢深呼吸三下,心中數三秒才開始說話。跟孩子說出他們的不當行為及他們應該怎樣表現自己的情緒,這樣會令他們接收到的信息清晰和接受。

 

  總而言之,體罰不可經常使用。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