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08:00:00
大膽投資鄉鎮 發揚本土文化(蔡美碧)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微風吹拂,無垠的田野瀰漫著渺渺琴音,稻浪中白衣舞者翩翩遊走....這些優美的演出畫面令國際人士驚艷讚嘆;隱於自然山間的食養山房,用茶禪雅食展現人文風釆...這股儒雅的文化創意之風由一家民間組織發起推動,默默耕耘了7載的成果。
把創投經驗用於開發鄕鎮
柯文昌生於屏東潮州,從小就在田野鄉間長大,在大學畢業後,負笈美國攻讀電機碩士學位。他在1977年返台,加入台灣惠普公司,一做十多年,晉升至總經理一職,期間成立了台灣「青年總裁協會」,促成各行各業年輕企業家之交流,也進一步擴展他的人脈關係。 1989年,他自立門戶,創立普訊創投;16年下來,成為第一家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創投公司。柯文昌活躍於商界和文化界,於1992年創立臺北市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又在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擔任董事多年。
由於工作關係,柯文昌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深感台灣的小鄉小鎮很容易湮沒在一體化的城市發展中。這種強烈的危機感,加上對鄉鎮文化的熱愛,促使年過半百的柯文昌在2009年創立「台灣好基金會」,以正面積極的方式,重塑台灣最重要的資產 -「鄉鎮文化」。基金會的目標是尋找有獨特風格的鄉鎮,搭建平臺,協助當地產業用社會企業模式經營,提昇人文素養及生活環境,令鄉鎮文化、產業及生態資源得以永續發展。
柯文昌知道光靠一個基金會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發揮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夥同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參與,以多元而有效的方式,提升窮鄉僻壤的潛在優勢,傳承當地文化,讓遊客與居民都能享受豐盛的文化生活,感受台灣鄉鎮美好的一面。
建立穩定的銷售管道
台灣好,店
台灣有許多社區及部落居民,因為生活需要而自設小型工房,製作具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和有機農產品,但一直缺乏固定的銷售管道,無法建立品牌形象和顧客群。有見及此,基金會便以公平貿易的精神,在臺北開設「台灣好,店」。店內售賣具特色的鄉鎮產品,例如阿里山的木雕、桃園學生的自製香皂、苗栗縣色彩斑爛的陶瓷、台東池上鄉的有機米。六年來,「台灣好,店」與近百個社區及部落產業合作,售賣一千多種手工製,成為台灣手作產業的獨特櫥窗品。該店在二樓専設一個供企業選購具有本土特色的伴手禮的樓層,把企業與產業連結起來。基金會強調本土產品的社會效益:每一塊錢的消費不只發揮一塊錢的效益,還能形成社會投資的力量,讓「消費」成為企業對社區和部落產業實際的支持。該店去年開始提供網上購物服務,希望能突破地域限制,開拓更大的銷售空間。店舖的盈餘全投入「台灣好基金會」,協助鄉鎮產業的永續發展。
深耕細作東部鄉鎮
柯文昌和他的團隊不停地四處探訪,在台東發現風景既優美又盛產好米的池上鄉。最重要的是:當地居民有很強的社區意識。於是他們結合池上的社區組織,一年四季舉辦不同的活動。「春耕」在池畔野餐,欣賞音樂演奏;「夏耘」聯同當地的餐飲業辦米食饗宴;「秋收」就在稻田中央舉辦音樂會;「冬藏」則邀請藝術家進駐當地,與居民互動,和帶領當區學童認識不同的藝術。數年下來,「秋收」稻穗藝術節吸引了不少文化人和慢遊人士,例如2012年優人神鼓的演出,就吸引了近三千位觀眾蒞臨現場;2015年由「雲門舞集」擔綱演出的秋收,四千張票在一日之內被搶購一空。藝術節所帶來的效益,不僅凝聚當地人對自己家鄉的認同,更藉文化觀光帶動鄉鎮產業經濟(如餐飲業及民宿業)的復甦,創造出許多新的收入來源,促進人才回流。
池上秋收藝術節
基金會以池上為成功典範,歸納出推廣鄉鎮文化的「池上模式」:首先是與居民合作,凝聚共識;繼而舉辦「祭典」類型活動,突顯當地特色;最後是設定長遠發展方向,吸引更多人與企業自主加入。目前基金會已鎖定桃園大溪、屏東潮州等地,著手複製池上模式,以順應民情風俗為本,推動不同特色的鄉鎮文化。
文化重建過程 展現民間力量
台東最引以為傲的是擁有大量原住民音樂創作人才,可惜當地缺乏表演場地而令人材外流。2010年,基金會在台東與觀光局合作「東部光點」計劃,將鐵路局的廢棄宿舍,活化改造為音樂表演空間「鐵花村」,成為台東原住民歌手的創作舞臺,讓他們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表演或者留鄉工作。基金會更進一步將音樂、藝術文化和產業資源有效整合,經營「慢市集」,為當地農民與手創工作者的作品提供銷售管道。稱之為「慢」是希望遊人放慢步伐,感受和分享創作者的作品。
基金會亦參與災後重建的工作,與行政院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台東縣政府共同合作嘉蘭村「部落廣場」計劃。基金會協助部落取得漂流木,由嘉蘭村的耆老和青少年同心協力,以傳統工法搭建部落廣場,包括頭目家屋、會所及涼棚,重現部落搭蓋石板屋的技術,讓部落文化得以延續下去。
企業家參與支持「神農計劃」
基金會體會到鄉鎮的發展應從基本的生活教育做起,於是以實際行動及經費的支持,在2013年與苗栗縣三所小學合作推行「有機營養午餐計劃」,讓學生參與有機耕作,收成後的農產品便入饌為學童的午餐。這項實驗結果令人振奮,學生不只變得更健康,師生的關係也變得更融洽。
為了讓有機理念在生活中萌芽,基金會啟動了「神農土地教育計劃」,作出「一間企業、一所小學、一畝校田」的呼籲。現在已有七家企業投入經費,認養九所苗栗小學,除了補助一般午餐改為有機蔬食外,並在校內提供有機耕種課程、校外農場教學及建設校園等。在這計劃下,學童親自下田試種,每天都能吃到3道有機蔬菜;此外,更間接影響務農家長採用有機農法,令鄉鎮的生態能良性發展。這項計劃將進行三年,未來希望吸引更多企業加入支持的行列,令計劃可擴展到其他縣市的小學。
創新環保和創意教育
基金會還推行深入的保育教育,設計了一個嶄新的「再生藝術工坊」,把創意教育、環境教育及美學教育串連起來,讓藝術家和企業家可互相合作,達到資源整合的目的。基金會利用製造商倉庫內的剩餘物資、有瑕疵的樣品等再生材料,把它們與創作者結合,讓每種剩餘材料都可以經過創意與再次創作,獲得新的價值。事實上,工坊為廠商解決了剩餘物資的出路問題,讓他們不用焚燒或花錢把剩餘品運到推填區。現在有近30家中小企業,免費提供材料給工坊。
工坊內有兩大櫃比人還高的「材料區」,透過遊戲、體驗和手作鼓勵大家動手做,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孩子可以利用這些材料自行創作,把看似毫無關聯的廢棄材料,拼貼組合成新的藝術品。特別的是,完成創作後,二度剩餘的材料並不會被丟棄,孩子們要親手將用剩的材料分類和歸檔。
除了教育之外,工坊還為藝術家及手作工作者建立一個「無聲工作室」和可使用裁切器具做木工的「有聲工作室」;未來計劃成立「材料銀行」,讓藝術家可以使用工坊內的材料,也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認識藝術家的生活。
作者為仁人學社副主席
原文刊於信報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