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022-06-14 16:44:41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需要與省思 - 謝思熹博士

  • 豐盛社企學會

    豐盛社企學會

    貢獻專業,推動創新實踐,轉化城市

    豐盛社企學會成立於2011年,是香港首個以知識型義工結合而成的非弁利組織,旨在召集各界專業人士成為義工,以知識和經驗推動香港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的發展。 我們籌辦的活動,涉獵政、商、社、學、民等各界別,主要舉辦活動包括:十一良心消費運動、社創校園、豐盛學院、使命商道,讓香港社創得以在各界深化扎根,同時着意創建一套可以落實執行的意識體系,以知識推動社創實踐,以社創轉化城市文化。

網上授課成疫下新常態,然而卻為學生成長帶來隱憂。

 

  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網站追蹤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12日,該病毒已奪走全球超過430萬人性命,且至少有2.04億確診案例。而這場前所未見的疫情災難,並非只對確診者的健康造成傷害,對害怕受到病毒感染的人也同樣造成負面影響,尤其對未來人際互動與社會運作規則產生了連鎖衝擊。除了衝擊全球醫療系統和醫學長久以來的專業權威,也顛覆了人們日常社會作息,並在家庭、人際互動、經濟行為、教育學習、公民權利、學術研究和跨國人口流動等層面造成深遠影響。

 

  以教育界為例,學校教學活動將逐漸轉成線上教學,或可以減低失去實體課堂的影響(但也有研究指出有5成家長不滿學生在網課的學習進度),然而,我們卻似未能深入回應學生在成長、情緒、朋輩及將來預備等多方面的需要。這個月四處走訪不同學校,也與校長教師傾談,有以下三點觀察和擔憂:

 

一、    學生成長的真空期:

 

  學校除了課堂學習,更是作為非形式教育的重要場所,學生的成長不單受社會與文化影響,也在於日常生活的相處與重覆。校內外多元化的活動,不單能讓學生從參與中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開拓視野、建立品德及讓學生能因此而身心有所成長,同時,學校的設計一直是讓學生在容錯的空間中探索自我、發揮創意、建立與朋輩合作的精神、增強自尊心和信心。尤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難趣(difficult pleasure),也就是不斷挑戰個人的極限,過程並不好受,但事後不但令人更強,而且整個經歷深刻,成為日後成長抗逆的助力。然而網上的學習縱然能作有限度的知識灌輸,卻難以在互動中不斷探索、挑戰、學習、成長,更遑論在日常與師長同輩接觸中培養品格、建立同理心及與他人的關係。

 

二、    社交網絡建立的真空期:

 

  很少人留意朋友、師生關係是一種社會資本,而關係的建立大多源於「空間上的親近性」,如:同學、鄰居等。透過學校,青年可以認識朋友,亦可藉日常生活相處維繫友情,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第三層──「情感需求──愛情、友情及歸屬感」。青年能夠於日常接觸中互相學習成長,更能因友誼帶來情感支援,及獲取成長中必要的知識與資訊。社會學家Beverley Fehr認為,將一種相識的關係轉化為真正的友誼關係,最重要的是持續增加彼此間「自我暴露」的深度與廣度。然而,疫情下轉為網課,青年能面對面見朋友及相處的日子少之有少,縱能透過網絡連繫,也總不及以往日夜共處般深入認識和親密。這種對社會資本的無形破壞,不單衝擊學校這無形的保護網,直接影響青年成長,更可能會影響青年長遠的心靈發展需要。

 

三、    對世界及社區體驗與認識的真空期

 

  現代的學校除了是教育的場所,更扮演著青年接觸社區及世界的平台。在新學制下,教師能靈活地利用多樣化的環境和社區資源,配合時、地、人各方面所組成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獲得在一般課堂上難以體會的經驗。教育局所推動的全方位學習強調要讓學生在真切情境和實際環境中學習。這些切身體驗能夠令學生更有效地掌握一些單靠課堂學習難以達到的學習目標,例如培養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社會及人類謀福祉的正面態度,都需要學生經常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和情況,這些設計都有助學生在不斷變化的杜會中,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然而,疫情下縱有少數戶外體驗,但仍未能完全滿足以上的多元化學習目標。

 

  以上三種情況,需要各位教育界的同工及家長注意。更重要的是,在疫情變成新常態的今天,面對變化萬千的世界,我們應如何配合創新的思維,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為青年學子尋找更合適當下的教育出路,推動未來校園的想像。

 

教育界應如何應對後疫情時期,乃當前社會需共同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

 

  在教育3.0中,我們歸納了三大創新方向,希望以此達致理想的未來校園,分別是方法創新、模式創新和文化創新。方法創新是將科技、創新技術引入校園,以此為教學方式,協助學生解決學習或種種生活上的困難;模式創新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他們懂得反思問題和嘗試解決方案;文化創新目的在於發掘未來的同時繼續傳承傳統文化、工藝及技術。

 

  如果您都經常思考和探索未來校園的模樣,並有志踏上教育改進這條路,歡迎您於7月9日蒞臨香港中文大學參加二十一世紀教育研討會,與學界、基金界,以及社創界的代表互相認識交流,為未來寫下新一頁。

 

  今次活動將於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有興趣參與歡迎您立即報名!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cqNy5m15goeD96Kq9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有種生活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