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2015
終於時辰到
昨日大家見過三張S&P、富時和新興市場近十年來的走勢圖,而這些走勢的背後,都指向一點,美元氾濫在谷高了環球股市之後,到今時或是時辰到,要找數,為何過去十年(實情上是近卅年)美元會氾濫?這都是由美國經濟結構轉變起。《金融界股票》有如下報道:
美國勞動力市場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美國債龐大,美政府大印美元,錢平了,就鼓吹了消費,較多勞工轉去服務業就業,掏空了美國的製造業基礎,實質性地創造了一種不可持續的消費驅動型經濟。
這對美國勞動力來說意味著甚麼?如圖一所示,非管理層(即一般勞工)的實際工資在1970年代初就陷入了停滯,並且一直基本維持於該水平。
另一方面,勞動生產率雖然繼續上升,但是增速也在放緩。
在工資增長陷入停滯的背景下,美國的中產階級,即一般勞工,通過兩個方式來支撑他們的消費增長:
1.獲取兩份家庭收入(Double Income)(時至今日,女性佔就業總人口的比例幾乎接近50%。)
2.借貸:當女性佔就業總人口的比例達到50%(即Double Income已Double了)而家庭收入仍萎縮時就再難借貸度日。重新提高生活水平的唯一方法將是老式的:量入為出或高效地投資盈餘。
美國人減少消費 環球出口疲弱
隨著美國人開始增加儲蓄,開展國內投資和重建製造業,全球出口國將被迫去做剛好相反的事情。不用說,這樣的變化不會是自發的,而是以衰退、金融危機的形式迫使的。不管怎麼樣,產能過剩必須在某一時刻被出清。
但,美國工資增長因何陷入停滯呢?很簡單,美國人用低生產率的服務業取代了高生產率的製造業。儘管這在當時感覺很好-美國人的舒適生活方式讓人感到羨慕,但是它帶來了長期的後果。
當美國的就業在向兼職、低福利和低收入的服務業轉變、勞動力市場的整體就業質量惡化。有研究機構編製了一個就業質量指數來衡量它。該指數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就見頂了。而真正可怕的是,金融危機之後,該指數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當今宏觀經濟模型的所謂的財富效應帶來了諸如格蘭斯班等認為股市上漲帶動經濟增長的理論。由於對GDP有著錯誤的認識,他們固執地堅持着半對半錯的觀點,以資產價格膨脹的方式為美國加槓桿去國際市場上購買商品。
最後一張圖談一談美國經濟循環的進展,以及為甚麼事情會變得如今天般讓人困惑不解:
說得明白點,當美國工人都是以低薪的服務業和兼職來謀生時,並以借貸來支撑時,美國經濟可以有幾好?不錯!蘋果賺大錢,但當中國經濟一縮,市場就怕買蘋果手機的中國單會少了,蘋果股價就下。還有平錢支撑了股市,當錢一再不平(要加息)美股將如何?幾十年來的扭曲,總有時辰到的一天。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