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2018
韓流的成功有何借鑑之處?
韓國流行文化在近幾年可謂是異軍突起,各類偶像團體和影視明星紛紛佔據各大媒體的娛樂版面。自韓國提出「文化立國」的政策後,政府大力培植國內產業人才,為他們提供不同平台去發展和表現自己,推動韓國文化產業進軍海外市場,國家相關預算逐年倍增,至2019 年更預期達到6兆7,215億韓元。韓國政府也採取不同措施來提升國內作品的製作質素和促進業內競爭以激發創意,使得韓國的流行文化產業走向蓬勃興盛發展,產業成長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5.5%。
韓片《與神同行》在港亦大收旺場。(官方海報)
韓流旋風捲全球
相較香港本地流行文化的日益沉寂,韓流似乎更受香港年輕人追捧,由大獲好評的災難片《屍殺列車》到近日熱映的奇幻片《與神同行》,不少韓國電影都在香港創下了亮麗的票房成績並得到頗大迴響,它們的表現不但比香港本地電影市場為佳,更似乎有機會打破荷里活電影獨大的局面。
韓流不單在香港掀起熱潮,在亞洲以至全球亦颳起一陣旋風。例如韓國音樂組合防彈少年團便成功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其音樂作品除了躋身美國告示牌(Billboard)榜單,刷新亞洲歌手在美國的最高成績外,更獲邀到美國音樂頒獎典禮擔任表演嘉賓,是2017年唯一受邀登台表演的亞洲音樂人,令人不得不感歎韓流的威力。
港本土文化持續萎縮教人惋惜
在韓流的影響下,不少香港人都因對韓國文化產生興趣而開始學習韓語,報讀韓語課程的人數有增無減。而根據本地多間大學的資料,香港學生赴韓國作交換生的數目亦呈上升趨勢。韓國觀光公社數字也顯示,香港旅客佔2017年訪問韓國的外國遊客人數第八位,由兩年前約52萬人次大幅上升至去年的65.8萬人次。訪韓的香港旅客人數每年有增無減,顯示韓國對香港人仍有極大的吸引力,韓風未有減弱之勢。
香港流行文化的失寵難道意味著我們本地的流行文化和創意產業不及他人嗎?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電影和流行音樂都曾風靡亞洲,有「東方荷里活」的美譽。可惜踏入千禧年代,香港的創意文化產業走向低谷,本土流行文化持續萎縮和被邊緣化,香港的年輕一代更屬意於歐美和日韓等外來文化,教人惋惜。
香港不乏人才 政府宜加強政策倡導和資金支援
香港不缺乏人才,只是看市場有沒有給他們機會而已。香港政府雖然在推廣本地藝術文化上投放了大量資源,包括興建西九文化區,以及透過創意智優和電影發展基金等資助不同類型的文化項目。但問題是現時制度是否有助培養本地創意文化工作者,有效推廣本土文化呢?就以電影發展基金為例,雖然政府至今已注資5.4億元,但大部分獲資助的電影均反應平平,未能達到推動本地電影業發展的目的,政府有必要就基金的措施進行全面檢討,鼓勵業界提升製作質素,並加強在本地以及海外市場宣傳和推廣香港電影品牌。
除此之外,有不少藝術工作者亦反映香港缺乏創作和演出的地方,我們除了需要香港政府的政策倡導和資金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製造更多機會讓本地創意人才得以大展拳腳,包括考慮利用公共空間舉辦免費音樂會和戶外電影放映,給予年輕一輩更廣闊的空間和平台去展現自己的作品,重新締造一個展現我們文化的黃金時代。
#小標題為編輯所擬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