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11
炫苦與吃苦
這個年代甚麼事都可以炫耀,見慣了富二代在網上炫耀豪車豪宅,如郭美美炫富行為已經令人反感,且不夠吸引眼球,風水輪流轉,如今又刮起一陣炫苦、炫窮風,窮二代也開始在線上炫耀自己的辛酸生活。
近日有一位留學日本的內地生左揚民,他將自己在日本打工的相片傳到網絡,他說,自己來日本一年,瘦了40斤,為掙生活費,端過盤子、賣過壽司,淩晨起床踩三個小時單車送報紙……他的手指頭因為長期勞作長滿結疤,與一眾只識打機的80後白嫩小手不同。而他住的,是比香港板間房還差的蝸居。
吃苦有甚麼值得炫耀的,老一輩人誰不是默默吃苦,低頭耕耘?不過他說,之所以上傳相片,不是搏出位,而是想告訴大家,留學生活並不如大家所想,都是幸福的事,亦不是所有留學生背後都有足夠的金錢支撐,可以視留學為旅遊。其實看他的經歷,令我也感同身受,在香港雖不用像小左同學一樣辛苦,但也經歷過住板間房的日子,好笑的是當時竟不知那是板間房,所以也沒覺得那麼辛苦。
「富二代」,好像單單在華人社會特別有市場,歐美人的字典裏似乎沒有這個詞。按照中國人觀點,彼得巴菲特應是世界最幸福的富二代,因為他老爸是股神巴菲特。可偏偏老巴菲特認為,留給子女的錢財,最好是足夠他們甚麼都可以做,但不可以多到甚麼都不必做。
所以,彼得在19歲時,入讀史丹福大學年半後輟學,將父親留予他的9萬美元股份套現,往三藩市發展音樂事業,狹小的音樂室、沒人賞識、被拖欠薪酬…他捱過的苦絕對不少。回想起來,如果當時不賣股票,現在大約值2000萬美元,但是彼得很慶倖,他靠著這筆錢,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快樂,而不是活在「巴菲特」三個字下面一輩子。彼得現為全球知名音樂人、作曲家,1990年時為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配樂,獲得艾美獎而聲名大噪。
有一個小插曲,令人汗顏。彼得前些日子到中國開音樂會,電視台邀請中國幾位青年才俊與他一起座談,這些沒吃過苦的富二代最後無一人現身,彼得只能無奈的說,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我這樣的人。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