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2017
棄內耗 再上路
上周我們從中大一項調查知道,在本地約2萬名受訪的高中學生中,大部分都對選擇職業感到猶豫,也表示缺乏相關資訊。正如本欄上周已指出,香港需要有新興產業和創業風氣去帶動經濟,朝多元化發展,但能力之外,港人在心態上又是否準備好了?
有人偽冒了台灣「名嘴」,在網上臚列了台灣蔡英文政府自執政以來的一些「弊政」,文中指台現屆政府正致力推動︰同志婚姻合法化,倡議吸毒除罪化(即非刑事化);進口日本輻射產品和瘦肉精牛肉;崇美媚日,誤射飛彈而沒有官員需要問責下台;削減勞工假期,又自肥「同路人」;捷運的工程搞了20年,至最近才終於完成,而航運卻快支持不住等等,總之,在這個「偽名嘴」的眼中,台灣就是沒希望,但「為了讓台灣更好」,這「偽名嘴」竟沒有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反而只叫那些「願意盡一己之力」的人轉傳這些信息,更聲稱台灣人要「自求多福」!這類充斥着負能量的思維和瑣碎批評,相信港人也不會陌生,但這有助於改變社會現狀嗎?
近10年來,兩岸四地中,以中國的發展最令人刮目相看,那「偽名嘴」便列舉了中國︰太空站對接、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自建航母與第五代戰機;整建南海諸島、高鐵通車,貫通歐亞,而高鐵技術及工程更輸出外國,推動並實踐「一帶一路」國策等。在科技、軍事、交通運輸等領域,以上都是中國隨意數得出的成就,對比之下,其餘三地的發展都會黯然失色,而港人看香港近年的發展,對比台、澳,可能就更覺得「斯人獨憔悴」。
不少港人常認為,經常失去了自以為有前途的機會,但又諸多藉口,不願努力,也沒有勇氣接受挑戰。無可否認,有些人經常掛在口邊、代表着香港拼搏精神的「獅子山下精神」已不太被這個世代所認同。在港經濟還未起飛的60至70年代初,大部分港人都有類似的背景和階層,但今時社會再不復物質普遍匱乏的年代,而是有些人的經濟條件比另一些人的更好,這種貧富懸殊似乎顯示出部分人的能力比前差了,而事實卻是,社會競爭比前更激烈,因為港人的競爭對手已不限於港人,這是全球化把地球變得「平」了之後,世界任何一地都要面對的情況。
若港人都像那「偽名嘴」一樣,只放大去看「半杯水仍未滿」的缺失,鼓吹內耗,不但於事無補,也會像龜兔賽跑故事中,那隻初段領先的兔子般,讓原本落後的烏龜對手追了上來,而讓這類負面情緒散播,也徒消極宣洩,但其實港人要的並非「自求多福」,而是自「救」多「築」福。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