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2013
近水遠水兩無蹤 焉能撲樓火
特首第一份《施政報告》,輿論普遍認為內容十分單薄。我閱讀時,每到預期它會提出政策方向時,卻只發現它要成立甚麼局甚麼委員會,對此我也不能不頗感詫異。
我從來都不主張政府要把天下興亡之責都攬到自己身上,大有為的政府容易碰壁,很多事情留待市場去解決更為有效。《施政報告》雖說政府只是「適當有為」,但社會早有印象,現任政府頗想再走董建華政府大有為的路線,所以大家更容易對《施政報告》內容欠奉的特點感到突兀。
上述所言,有兩個例外,一是政府會預留100億元去補助更換市面上八萬部舊式柴油車,以改善空氣質素;二是大篇幅地提出在哪裏可取得土地興建公屋居屋與私人樓房。柴油車一事著墨雖然不多,香港人對提高空氣質量也有訴求,但100億畢竟是個大數目,政府為一個單一項目付出這麼多錢十分罕見,當中用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使人疑惑。平均每輛車(有些早已陳舊)補貼12.5萬元是否划算?
地產業早已萎縮 土地供應是關鍵
《施政報告》中的大象自是土地房屋問題。我2010年在文章中說過,香港樓價高企的根本性原因是供應不足,不是地產商壟斷,也不是炒家興風作浪。事實上香港的地產業早已是一大幅萎縮了的行業,一、二十年前,地產佔GDP的比例一般有12至13%左右,今天的比例卻只佔當年的一半。原因很簡單,每年落成的私人樓宇數量不及從前一半,地產商無樓可賣,就算樓價如何推高也討不了多大好處。
若與新加坡相比,香港投放在建設房屋的人均資源,數十年來,大約只等於別人的一半,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更是連新加坡的一半也不到。這些都是沒有足夠投資沒有足夠供應所致。香港人長期地把焦點錯置,誤以為「地產霸權」才是問題,反而貽誤了戰機。今天的有識之士,雖不見得會認同某些地產商的一些近似盤剝的營銷手法,但總也明白到增加土地供應才是關鍵。
每年1.8萬私樓 量少難解多年短缺
這裏我有一點頗感疑惑,董建華提出八萬五(公屋五萬私屋三萬五),雖從未有真正落實,但本世紀初的幾年,每年私人房屋平均總也超過二萬五,遠多於梁特首預計未來的每年一萬八左右的私屋。為甚麼董建華如此容易便取得土地,梁振英卻似是要把倉底貨也挖出也不夠地?
香港未有建設但可供建設的土地其實不少,我以前也屢有提供數字,所以問題應該不在香港沒有地,而在當今政府沒有政治能量使用到理論上產權全歸政府的土地。我曾經推算過,香港每年起碼約需二萬私人單位才能使樓市平衡,現在卻只能提出未來幾年每年只有萬餘個單位,這當然解決不了積累多年的短缺問題。有時遠水也可救近火,只要市場知道不久的將來供應量每年遠超二萬個單位。今天誰敢入市?現在是烈火乾柴,沒有近水,也沒有遠水,火如何能熄?若要樓價下跌,政府應帶領市民認識到,增加土地供應發展新市鎮才可成事。
轉載自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