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2021
革新資歷認可 建構升學就業階梯
面對全球經濟變化,人才競爭逐漸激烈,香港必須克服國際環境所帶來的變化,在國家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之時尋找經濟轉型的契機。中央政府於今年通過了十四五規劃綱要,為香港定下明確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而作為大灣區的核心一部份,香港絕對不能落後於人。
如果要開拓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所帶來的龐大經濟機遇,香港自然需要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然而,香港現有的教育制度及資歷框架未能滿足各行各業升級轉型的人才需求,更遑論為市民提供貫通升學就業的晉升階梯,令行業技能需求與人才供應出現錯配。有調查發現,本港75%的僱主表示難以招聘合適的人才,而另一份的研究則顯示,高達58%的受訪企業視人才短缺為其升級轉型的最大掣肘。由此可見,人才發展的斷層對香港產業乃至經濟的競爭力影響深遠。
其外,雖然政府已大力鼓勵市民到大灣區尋找工作機遇,但大部分的本地人才仍然難以憑香港認證的應用或專業資歷到大灣區就業。目前,香港和大灣區各城市的資歷互認制度僅僅達到了簽署備忘錄的階段,且僅有美髮和美容兩個行業的四項證書獲廣東省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認可,根本未能達至兩地人才自由流通。這意味著一些原本有意移居大灣區的市民,因自身的資歷或工作經驗不被內地所承認而卻步。
團結香港基金於9月發表《跨界人才政策 產學資歷互通》報告,其中倡議打通學術、應用,及專業資歷認可,及建立大灣區學術及專業資歷互認機制,以提升整體人才競爭力。資歷認證代表著僱主對就業人士進修的肯定,可將其所學知識及技能轉化為升職加薪的依據,並為其提供職業規劃的基礎。
建構升學就業的晉升階梯對於保障香港人才競爭力和推動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當不同行業要進行升級轉型時,相關人才亦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然而,香港的資歷機制充滿掣肘,無論是升學門檻的彈性、事業發展還是跨境流動都非常不便,令學術及應用資歷的認可不足,變相減低在職人士參與持續進修的意欲。因此,要支持市民的長遠職業規劃,必須將學術、應用及業界資歷靈活結合。
基金會認為現時的資歷認證系統靈活性不足,學術資歷和應用資歷互不相通。大專院校依靠僵化的收生準則過度著重入學成績而非學習成效,不但令其錯失具相關專長的人才,更令畢業生和所修學科產生錯配。因此,基金會建議將副學位以才能為本的收生比例提高至30%至50%。改革收生制度可讓更多學生修讀其擅長的學科,間接促進畢業生投身相關的行業。
資歷亦需要緊貼行業發展,成為職場招聘及院校收生互通的標準。基金會認為資歷架構(QF)須從學術主導變為業界主導。商會、院校及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應傾力合作,由商會及僱主識別業內的關鍵技能,讓院校提供相應課程;評審機構則應將行業技能與學術標準掛勾。同理,微證書等模塊化學習模式也可與院校的學分要求掛勾,將資歷認證與就業能力結合。基金會希望政府能帶頭將QF等級納入其招聘、晉升、採購及發牌等要求之中,以提升應用資歷的認受性,鼓勵業界仿效。
資歷認證應支援大灣區發展,為香港青年創造更多機遇。基金會建議香港及大灣區各政府設立資歷互認互通機制,使學習者可進行跨境培訓、資歷認可及就業。評審局應與內地資歷評審機構及已立足內地的香港企業共同推動資歷互認,由單一資歷的認可逐漸向訂立基準、跨境互通的方向發展。
政府必須改革現有的資歷認可機制,提升應用資歷的認受性,支持學習者的職涯規劃及整體經濟發展。這樣才可於香港建立一個具備競爭力,能夠應對未來經濟轉變的人才庫,並為打造十四五規劃所列明的八大中心做好準備,發掘更多機遇。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