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N Newswire

2025-04-02 22:37

京能國際持續增長背後:融入“雙碳”時代 邁向高質量發展

香港, 2025年4月2日 - (亞太商訊) - 2024年,我國能源轉型"綠"潮湧動,道寬且長的"雙碳"賽道湧現出更多的新業態、新動能:人工智慧等新質生產力激發雙碳產業新活力;長期主義和耐心資本正創造新的確定性;多層次的REITs市場打開了更多元的退出管道;更多雙碳產業者積極佈局海外打造新增長點。

在雙碳戰略的助推下,京能國際(00686.HK)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成為京能集團內首個資產過千億平臺,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2024年,京能國際實現營業收入70.1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25.91%;淨利潤達5.57億元,同比增長18%。同時,公司總資產達到1024.69億元,較年初增長13.8%;總裝機量實現13501兆瓦,較年初增長47.5%,提前完成"雙千"目標。

2020年是"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宣佈之年,也是京能國際推動重組的一年。重組後的五年間,京能國際保持戰略定力,業務版圖不斷擴大,資產規模、營收利潤等核心指標持續增長,走出了一條持續向上的成長曲線,成為雙碳戰略實施的一個生動注腳。

堅持戰略引領,業績穩健增長

2020年重組後,京能國際聚焦新能源產業,制定了"雙環線、一中心、一聚焦"的發展戰略,不斷豐富清潔能源產業戰略佈局,並逐步形成了"風光、水電、綜合能源、燃機、綠氫"五大板塊協同發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創新之路。

橫向看,在新能源市場佈局上,"雙環線"由北環線基地專案及南環線高收益專案構成,已有多個專案取得突破性進展。比如,2024年公司首個風電大基地專案"通遼2.38吉瓦基地專案"歷時一年實現全容量並網;"一中心"指以首都為中心拓展綜合能源市場,已實現公共建築、科研場所等場景全覆蓋;"一聚焦"則是聚焦海外發展戰略,出海開拓更大發展空間。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京能國際已在澳洲市場成功落地5個專案,裝機容量達到945MW,已成為澳洲本土清潔能源領域裝機最大的中資企業。

在國內,京能國際主要分佈於內蒙、華北、西北等資源豐富地區,以及華南、華東、華中等經濟發達及用電需求旺盛地區,保證了專案收益穩定性和持續性。在國外,隨著澳洲市場的順利開拓,京能國際出海的第二增長曲線初具雛形。

縱向看,在新能源業態佈局上,京能國際已形成多元化的新能源業態佈局,為穩健增長打下重要基礎。更為重要的是,京能國際的新能源業態覆蓋了從相對成熟的風光、水電,到快速發展中的燃機和綜合能源,再到新興的氫能和智算業務,構建起持續釋放增長動能的業態佈局。

報告期內,京能國際共擁有166個太陽能發電站、38個風力發電站和26個水力發電站及3個儲能電站,並經聯營公司持有3個太陽能發電站、3個風力發電站和2個水力發電站。目前,京能國際水電業務貢獻良好利潤,燃機業務也穩步形成新的穩定盈利點。而更長期看,綜合能源業務將迎來發展機遇,而處於培育期的綠氫業務有望成為未來新增長極。

實際上,京能國際業務已連續五年保持增長,裝機規模從不到200萬千瓦增加到超過1300萬千瓦。業績持續增長背後源自京能國際精准、前瞻的戰略,市場佈局以及業態佈局縱橫交織,編織成一張高質量發展的新能源業務網,支撐起未來增長的持續性和確定性。

融入雙碳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2020年提出"雙碳"戰略目標以來,"雙碳"的影響,已經從頂層政策的指導檔,傳導至能源、材料、製造等產業,滲透至人們生活、工作方方面面之中。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重構全球能源版圖,大力發展新能源成為我國加快能源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戰略選擇。

綠色產業將成為我國今後的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24年發佈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了推動經濟社會的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的綠色轉型,預計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10%左右。

處在雙碳賽道上的京能國際憑藉領先的戰略佈局,持續收穫海內外資本市場和監管機構的肯定。2024年,京能國際取得惠譽國際評級"A"級、標普國際信用評級"BBB+"級、聯合資信境內信用評級"AAA"級;在可持續發展層面,獲得惠譽常青授予的評級為"2",主體得分為"78"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評級。在境內外專業機構的認可下,京能國際持續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金成本。此外,2024年,京能國際繼成功上市國內首單光伏公募 REITs之後又發佈首單REIs擴募公告,進一步打開了專案融資和退出的通路。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藍圖繪製之年。未來五年也是"雙碳"戰略衝刺碳達峰目標的關鍵五年,新能源產業將迎來發展歷史性機遇。值得強調的是,京能國際積極佈局,儲備了數量充足的專案。同時,公司儲備專案主要為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專案及區域集群化專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陸續落地,將驅動未來增長

投資的本質就是尋找確定性,而最大的確定性來自時代機遇。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乾涸,企業只有將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大局緊密相連才能基業長青。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京能國際堅持戰略引領,讓企業戰略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在融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創造了自身發展的最大的確定性。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人氣文章
最近7天
1
關稅戰 | 中國取消1.2萬公噸美國豬肉訂單,創疫情以來最高
2
螞蟻擬斥資28.1億元收購耀才50.55%股權,計劃提全購並保留上市地位
3
關稅戰 | 特朗普:倘達成協議對華關稅將大降,中美關係仍良好
4
中概回流 | 美國擬施辣招嚇「退」中概股 精選Q&A一文睇晒
5
神州經脈 | 滬指衝擊三千三,政治局會議料無激進刺激,人幣走低
6
李家超訪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未來可能來港上市
7
金價 | 毛偉廉:美國6.5萬億國債6月到期,料續推升金價
8
港交所斥資63億元向置地購入交易廣場多層樓面作永久總部物業
9
港股 | 蕭猷華:恒指本周看22600水平
10
關稅戰 | 「奢侈品源頭工廠」拍片「揭秘」?業內直斥賣高仿貨
1
關稅戰 | 美媒:美關稅或致中國出口轉向其他國家「如海嘯襲來」
2
高息定存 | 滙豐3個月特選客3.4厘,工銀98日3.43厘
3
關稅戰 | David Webb:特朗普對等關稅可笑,如同向美國消費者射入「烏龍球」
4
高息定存 | 一周高息合集,星展6個月定存息加至3.25厘,建行亞洲3個月最高5.68厘
5
港股 | 蕭猷華:恒指本周有望反覆上行
6
美股收盤 | 美股三大指數插逾5.5%,千禧年後最慘烈,道指挫2231點
7
關稅戰 | FOCUS | 54%對華關稅如掀桌,地緣及供應鏈裂痕難彌
8
圍堵中國 | FOCUS | 債息逼宮侵侵又眨眼,北京謀周邊外交破局
9
小米 | FOCUS | SU7車禍三謎待解,「信任閾值」考驗智駕烏托邦
10
美股收盤 | 對等關稅震散美股三大指數,道指暴瀉1680點
11
中概動向 | 中概股普遍下跌,納指金龍指數瀉逾8%
12
關稅戰 | 中國傾售美債如啟貿易核武  顛覆市場亦可能影響自身
13
關稅戰 | FOCUS | 「恩赦」對象揭盅倒數,中國「奉陪到底」非無因
14
關稅戰 | 美國再加內地及香港小額包裹稅至120%,阿里京東仍獲券商唱好可以點部署?
15
港股 | 蕭猷華:關稅貿易戰中,哪國損害最大?
16
高息定存 | 滙豐特選客戶3個月3.45厘,華僑一年期3.12厘
17
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助中小企吸納旅客
18
關稅戰 | FOCUS | 中美臨產業「硬脫勾」,香港需做最壞打算
19
美股收盤 | 美股三大指數收市個別發展,道指跌逾500點
20
美股收盤 | 美股三大指數升逾1.5%,道指彈619點
21
港股 | 蕭猷華:特朗普打關稅戰,美國將自食其果
22
滙控股東會 | 杜嘉祺稱滙控股息前景強勁,艾橋智指擬增加香港財管中心數目(多圖)
23
關稅戰 | 高盛:美更依賴中國產品,惟關稅戰衝擊中國千萬就業
24
關稅戰 |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強積金需採避險策略
25
關稅戰 | 中國取消1.2萬公噸美國豬肉訂單,創疫情以來最高
26
巴拿馬港口 | 華爾街日報:長和售海外港口交易,意買家有意剝離巴拿馬港口部分
27
關稅戰 | 中方管制7類中重稀土出口,將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清單
28
螞蟻擬斥資28.1億元收購耀才50.55%股權,計劃提全購並保留上市地位
29
關稅戰 | 避戰之選:中美緊張升級+大行唱好,金價抽高金礦股及黃金ETF點部署?
30
港匯 | 華僑銀行:港匯短期或貼近7.75強方兌換水平,料今年美國減息共75基點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請追蹤etnet最新小紅書賬戶@通仔GoGoGo 接收最update情報!

關稅戰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