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部署 | 美國大徵稅改變全球格局,中國通縮憂慮重燃
06/04/2025
《一周部署》你需要關注的未來一周財金事件:
美股暴力調整,環球股災近於咫尺
上月美國增加22.8萬個非農就業崗位,遠高於2月下修後的11.7萬個就業崗位,亦遠超預期的13.5萬個,但再好的就業數據都無法安撫市場,因為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對市場帶來的驚嚇實在太大,導致美股過去兩日累計下瀉逾10%。特朗普在上次任期經常以美股表現為自己的執政背書,這次美股的崩跌行情自然違背了他的「贏學」,特朗普自然會把問題歸咎於拜登政府以至於民主黨留下的經濟結構性問題,並要求鮑威爾盡快減息,然而強勁的就業數據以及可以預見的通脹浪潮,都無法給美聯儲提供適合減息的空間;財長貝森特就認為股市下跌主要是DeepSeek對美股「科技七雄」造成的價值重估,至於制定關稅政策的關鍵人物之一的Stephen Miran就認為特朗普為美國解決了一個歷史難題,市場波動是意料之中。
至於港股方面,上周四(4日)恒指只是下跌了352點,暴跌藍籌股只限於申洲國際(02313)、創科實業(00669)這類出口為主的企業,只能說市場還是過分低估了關稅事件的風險。在接下來的兩天,美股都經歷了比較極端的調整,納指陷入熊市,如果後續引發了市場大恐慌或者大戶被斬倉之類的事件,導致資金鏈出現連鎖反應,距離環球股災已不遠。目前投資界的共識是市場風險胃納將下降,投資者將轉投美國國債、日圓等避險資產。亞洲股票在內的風險資產預計會面臨壓力,港股未來能否扛得住,還看中國後續是否會加碼財政刺激。
美國歷史性大徵稅,全球貿易新時代
說到對等關稅,從執行上來看這項政策必然是存在重大缺陷的,它的算法是以美國對該國的進口額減去美國對該國出口額後,再除以美國對該國的進口額,然後將此商數折半,就得出了最終的對等關稅稅率,然而一些比較貧窮的國家哪怕對美國商品不設貿易壁壘,由於其對美國商品根本沒有需求,就要承受極高的懲罰性關稅,顯然不合理。但美國需要的當然不是絕對公平的貿易關係,而是要讓各國趕緊談判,給美國更多的好處,以支撐特朗普的MAGA「贏學」。
在歷史性的大徵稅政策之後,美國以澎湃購買力爆買全球商品的現象將難以持續,接下來全球經濟都將面對一定程度的不可逆的重構,尤其是一些以出口為主導的國家,但很難說重構的幅度會有多大。從樂觀的角度來看,如果特朗普政府目前公布的已經是最壞的情況,那麼未來隨著各國和美國談判深入,加上美國民間反對聲浪日增,關稅問題會逐漸改善,為市場帶來積極信號。
中國CPI數據或揭示通縮危機
中國將於周四(10日)公布3月CPI通脹數據,而2月同比下降了0.7%,因此這次的通脹數據格外引人關注。儘管之前公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增長強於預期,然而和物價水平一對比,這顯然無法支撐內需復甦的論點。中國過去一向被視為世界工廠,而美國對中國徵收的總關稅達54%,甚至還把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的漏洞給堵上,對中國經濟的打擊非同小可。中國的反制措施非常嚴厲,並發動了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等六家行業進出口商會分別發布聲明呼籲企業積極應對,可見情況嚴峻。出口前景一天差過一天,鋼鐵建材甚至是汽車,這些本就過剩的產能不能指望其他經濟體接收,更不能指望國民消化,盡快把美國拉到談判桌上談,才是最緊要的事情。
*上表綜合列出上市發行人所公布的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本清單未必盡列所有同類事項,並僅供參考。閣下應隨時留意上市發行人的公告。
【你點睇?】美國再對華加徵34%額外關稅,又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你認為此舉會否對中國的廉價電商有重大影響?►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