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汪澤妍30日報道》內地茶飲企業古茗獲得中證監批准的境外發行上市
備案通知書,可能是港股市場上第三隻茶飲股。茶百道(02555)今年4月登陸港股市場,
表現未能讓股民滿意,甚至有傳中證監擔心拖累其他內地企業的IPO表現,擱置所有茶飲股的
海外上市計劃,而如今古茗獲當局放行IPO,代表有關禁令已經「壽終正寢」。
內地當局態度轉變,相信和港股於9月下旬後行情轉佳有關,當時人民銀行推出一連串重磅
提振經濟措施,為市場樹立寬鬆預期,正巧於股市升浪起點H股上市的內地家電龍頭美的集團
(00300)從招股價54﹒8元,在第14個交易日升到104元的高位,升幅高達47%
。在內地鼓勵企業加快在港上市、以及市況造好的雙重刺激下,內地企業排隊登陸港股,今日甚
至出現三隻新股同時掛牌的墟冚場面。
*佔盡天時地利,明星新股精準上市依然破發*
中證監手握內地企業上市的「生殺大權」,既要支持企業融資做大做強,又要避免「垃圾股
」打擊整體上市公司質素,還要為「大局」著想調節企業上市節奏,但即使「既要又要還要」,
也可能只是「勉強無幸福」。內地飲用水品牌二哥、貴為國資的華潤飲料(02460),即使
跟隨美的腳步「精準」上市,公開發售部分更獲超額認購233倍,結果掛牌不久即破發;接下
來上市的智駕「明星」地平線機器人(09660),公售超購近33倍還是招股價上限定價,
首日掛牌一度炒高,但還是逃不過破發的下場。
中證監積極推動內地企業到國際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尤其是香港市場。今年4月,中證監出
台了5項針對資本市場對港合作的專項措施,大力扶持內地行業領軍企業赴港上市,稱為香港市
場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協同共進與繁榮發展。及後11月,證監會主席吳
清明確表態,將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備案效率,全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充分
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優勢互補。此前不久,據《路透》報道,中國內地和香港的
監管機構已要求大型投行幫助加快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以促進海外融資。
*中證監審批顧慮多,企業或基自身延上市*
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頻頻出現暫停企業赴港上市的情況。除了上文提到的茶飲股以外,三年
累計虧損11﹒1億元的找鋼網尋求在港通過SPAC公司上市,早於去年9月便向中證監提交
備案文件,直到上月仍處於「補充材料」階段,導致公司此前兩次申請失效。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香港上市業務主管合夥人、澳洲會計師公會理事呂志宏對《經濟通
通訊社》表示,中證監在審批企業境外上市過程中確實需要時間,審批速度會因公司架構及業務
模式的不同致使有所差異,但審批延遲的情形多數是源於企業自身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他
強調,上市的意義不僅在於助力企業籌措資金、拓展業務,更在於推動整個金融市場良性運行和
健康發展。只要企業切實符合監管規範,中證監不存在任何理由刻意阻撓企業的上市進程。
中證監從未明確表示曾因某些原因限制企業上市,但市場上對此有多種猜測:可能是為了提
升資本市場的表現;或許是為了避免企業倉促上市而影響其他企業融資;又或者是涉及國家安全
等更高層次的考量。不論原因如何,監管機構阻礙企業抓住稍縱即逝的窗口期,導致企業未能及
時融資,私募機構也無法迅速變現,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場的金融信心。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監管風向反覆無常,之前提到的中證監嚴控企業海外上市,可能已經是
「上一個版本」,新版本的監管思路則是為了救市而嚴控A股IPO。2024年至今A股市場
錄得99宗上市項目,集資總額為638﹒58億元人民幣,與2023年相比,集資額下降
82﹒02%,上市宗數下降68﹒06%。有市場人士分析,中證監在今年下半年支持企業加
快來港上市,可能也是出於為國際私募機構提供變現渠道的考慮,以免打擊外資投資熱情。
胤源世創家族辦公室(香港)第一副總裁黃偉豪則認為,即使監管部門不干預,公司也會選
擇在市場不景氣時推遲上市計劃。就茶飲板塊來說,他指出,考慮到奈雪(02150)以及茶
百道等同業公司的上市後表現比較差,不排除有茶飲公司基於自身融資需求和估值目標,選擇延
遲上市。他解釋說,企業尋求上市的目的在於獲得更好的市場估值和通過上市後的良好表現來募
集資金,如果港股市況冷淡,企業亦很難實現這些目標。
*特朗普政策添變數,來港上市較美國有優勢*
還記得美國數年前要求在美上市企業提供審計底稿,而中方以加強監管數據出境作為還擊,
令一眾中概互聯網平台公司急於赴港二次上市,而這一熱潮在螞蟻集團在港臨時煞停上市計劃和
滴滴極速在美退市後快速降溫。其後新晉大廠字節跳動和小紅書曾多次傳出要上市,但始終未見
實際行動。
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上任,未來美國市場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可能加大監管壓力的預測
,給赴美上市路徑帶來諸多變數,未來會否有更多內地優質科技企業赴港上市,而非美股?呂志
宏指出,地緣政治或者各國政策勢必會對企業在上市地點選擇產生影響。而從長遠來看,無論是
在美國上市後轉至香港二次上市,亦或是借助多種途徑為企業搭建上市平台,均具備積極意義。
多元化的上市渠道能夠有效提升股票流通量,拓寬投資者覆蓋面,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並且
在籌集資金、助力業務拓展等維度給予企業有力支撐。
呂志宏強調,就大型企業而言,其基於自身戰略規劃與長遠發展的需求,往往會傾向於回歸
香港這樣的優質平台上市,從而為其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至於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亦
認同,他表示,2025年中美摩擦很大幾率將再度升級,在美國上市的企業考慮到美方打壓等
其他不確定因素,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中概股選擇到到香港二度上市以分擔風險。
【你點睇?】內地男星王星被誘騙至泰國後失聯,最終獲救回國,事件會否影響你到泰國旅遊的信心?►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