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鄒先生現任聯博香港之董事總經理,負責拓展中國及香港的基金分銷業務。鄒先生在基金業務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並曾帶領團隊取得 2011、12 、16及18年度《亞洲資產管理》最佳零售基金公司、2013 年度《亞洲投資人》最佳基金公司及2013、14 及 15 年度《香港新城財經》的「卓越基金管理品牌獎」等多個獎項。

24/05/2024 10:00

《與聯共策-鄒建雄》AI人工智慧熱潮會重演網路泡沫嗎?

  代與2000年代初網路泡沫的覆轍,也就是科技股不斷飆漲但最後走向崩盤的局面。儘管我們能理解市場的疑慮,但這兩波科技熱潮實際上不能相提並論。
  要瞭解原因,不妨先回顧網路泡沫的來龍去脈。

*網路泡沫:難以為繼的營運模式*

  網路時代來臨時,電信與有線電視供應商投入數十億美元打造網路基礎建設,而在融資氾濫與投資氣氛過熱的背景下,科技股屢創新高。然而,能夠利用這些基礎建設的營運模式尚未完全成型,許多新創企業的估值遭到高估、資金耗盡,導致網路泡沫破滅。
  有人或許會說,目前企業積極部署AI伺服器,讓人聯想到網路時代曾經風光一時,最終卻帶給投資者慘痛的教訓。截至2024年底,各家企業、雲端公司與各地政府的AI基礎建設投資預計超過1千億美元。
  但兩者的相似之處僅止於此。

*AI基礎建設的資金來自收益,而非猜測*

  不同於網路時代的許多企業,目前建置雲端基礎建設的超大型企業已經開始獲利。雲端基礎建設正在創造大量收益,應用方案包括雲端應用程式、基礎建設軟體、社群媒體廣告等。也就是說,基礎建設發展時已有需求支撐,有助雲端資本密集度(資本支出占總收益的比重)維持穩定。
  過去網路熱潮建立在對「旗艦新品」的期待,但最後期待落空。相對地,目前積極發展AI的企業不僅已經獲利,投資雲端基礎建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效率。
  目前的數碼基礎建設升級潮與產品周期正處於萌芽階段。從產業趨勢可知,此次熱潮並非另一個科技泡沫。聯博認為,只要耐心以對並講究紀律,股票投資者便能發掘長期穩健的AI營運模式,以實質盈利為基礎,而非追求不切實際的願景。
《聯博中國香港零售業務董事總經理 鄒建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 (價值$175)

日圓再創新低,即上etnet睇邊間銀行唱Yen最抵

全新【Wealth & Health Club】隆重登場! 首次活動:陸叔《2024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財富與健康講座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s & Wonder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春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素食譜大全